【舉措】 實時向社會發布 動態停車信息 除了新建,還要把已有的停車場充分用好。代表們視察時發現,有的地方一位難求,有的地方空車位很多,背后原因多方面,其中兩個主因是:資源沒共享,信息不透明。 市人大代表洪勝藍認為,可采取錯時停車,充分提高停車場的周轉率利用率。比如有不少人,白天車停單位,晚上停回家,晚上單位空出很多停車位,白天小區也空出了車位,但因為不對外開放導致車位閑置。 許多代表都認為這是個好建議,但在實施上,需要政策支持以及智能化的方案。陳泰生建議要充分利用5G技術和大數據,加快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只要一點手機,周邊哪里有空余車位都能實時顯示。同時要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將車輛從地面引流到地下停車場停放。 去年5月廈門已啟動停車信息系統建設,去年10月建成并逐步接入全市各公共停車場數據。目前,停車信息數據庫已錄入全市71.6萬個停車位基礎靜態數據,實現1.5萬個停車位實時剩余車位數、車輛入場情況等基礎動態數據的接入。洪勝藍為這個系統點贊,但也表示“速度還要更快一些,目前只有1萬多車位的動態數據顯然遠遠不夠。” 據了解,接下來廈門要推進動態停車信息聯網,分批次分階段開展各類公共停車設施、行政事業單位、國企、商業服務設施等配套停車場的實時信息聯網,實時向社會發布停車信息,實現信息共享,鼓勵錯時停車。 【相關新聞】 湖邊小學 地下公共停車場9月投用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為解決湖邊水庫片區周邊停車難問題,湖里區結合湖邊小學項目同步規劃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目前停車場基礎設施已建設完畢,正進行標志標線設置和智能化管理系統安裝,預計今年9月投用。 湖邊小學是一所42班公辦小學,可接納就讀學生1890人。為了減少機動車出入對教學的影響,車庫機動車出入口布置在金田路和觀日西路。該地下停車場可提供566個停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