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高中指標向農村傾斜 ■“私塾”不能替代義務教育 ■新舊片區變化要設過渡期限 ■連續3年招生不足百人高中要停止招生 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向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傾斜、“私塾”“讀經班”不能替代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校不得變相選拔生源……市教育局5月16日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廣大考生和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作了詳細說明。 優質高中指標向無選擇生源學校傾斜 按照規定,義務教育階段要進一步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政策,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初中校,并向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傾斜。要將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嚴格規范招生計劃和招生方式管理,引導其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并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市屬中小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2018年秋季學期起,義務教育起始年級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普通高中班額不超過50人,且原有大班額比例逐步下降。義務教育階段達到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進度要求。 初中“壯腰工程”提上日程表 通知中提出,各地要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全面二孩政策、戶籍制度改革,依據區域內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趨勢,修編優化中小學校布局規劃,實施城鎮教育擴容建設,保障足夠學位供給。要有機銜接實現教育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改薄”繼續聚焦鄉村學校、薄弱學校,實施初中“壯腰工程”,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水平,積極創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培育老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此外,推進校長教師“縣管校聘”制度的落實,持續推進縣域內教師合理流動,均衡城鄉教師資源,持續推進“大手牽小手”行動,著力提升鄉村學校辦學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教育質量差距,穩定鄉村學校生源,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 完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上學方面,提出進一步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并提前開展招生入學政策專項調研,摸清底數,有學位余額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都要開放接收隨遷子女。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家長自主報名結合隨機派位的入學方式,保障入學公平。 此外,各地要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進一步加強實名登記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一人一案”安置工作,對確實無法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確保每個殘疾兒童少年都能夠接受合適的教育。 “私塾”“讀經班”不能替代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凡年滿六周歲適齡兒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照《義務教育法》《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送其按時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或參加社會培訓機構的“私塾”“讀經班”等形式,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少年未依法按時入學或中途輟學的,學校要立即啟動登記和書面報告機制,并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規定要求,會同村居組織做好動員入學和失學勸返工作;對違反規定的行為,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督促改正。 新舊片區變化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 因客觀條件變化確實需要調整招生片區時,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按照《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規定,啟動重大事項決策程序,通過召開聽證會,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群眾意見,并經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社會公布。 相關市(區)調整屬地內寧德市屬學校招生范圍時,應充分論證,加強溝通,按學校隸屬關系,征求市教育局意見,取得一致意見后方可實施。新舊片區變化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給社會群眾留出合理的預期時間。未履行規定程序的,不得擅自變更招生片區。 明年起高中自主招生安排在中考后 通知提出,要嚴格規范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序,2019年起各地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無特定政策依據的須統一安排在中考后進行,并嚴格控制比例。在寧德市高中階段招生信息平臺,統一組織考試報名,市教育局于報名前發布報名條件等信息;各地、各校不得在平臺外自行組織報名。 已連續三年無實際招生或連續三年每年實際招生不足100人的高中學校,要適時停止安排招生計劃。所有普通高中同一校區招生計劃不得超過1000人、班生額不超過50人。 制止違規跨區域爭搶生源、“掐尖” 各地堅決制止違規跨區域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行為。確需跨縣招生的公辦、民辦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確需跨設區市招生的公辦、民辦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商相關設區市教育局同意后組織實施。 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采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對于新入學的義務教育學生,要按照隨機派位方式均衡編班,促進教育公平。 普高不得招收最低錄取線下學生 2018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必須覆蓋省級統一命題科目及體育與健康等10個科目。所有普通高中均不得招收當地普高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以下的學生,各地應確保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至少有一名學生錄取到優質普通高中。跨設區市招收或經自主招生予以降分錄取的,不得低于生源地普高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寧德晚報記者 孫麗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