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7月20日電(記者 郜婕)越劇清唱劇《紅樓夢》20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首演,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繹越劇經典劇目,為香港觀眾帶來全新的藝術欣賞體驗。 這一全新版本的《紅樓夢》以越劇經典劇本為依據,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由國家一級編劇張勇根據西方清唱劇要求作部分修改,表現形式包括獨唱、重唱和合唱,由管弦樂隊伴奏,既有清唱劇元素,又有機融合了越劇舞臺呈現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與傳統印象中演員眾多的越劇《紅樓夢》不同,這一版本只有3名主要演員,分別飾演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其余配角和背景唱段全由一支7人組成的合唱隊承擔。三名主演均為國家一級演員,分別以尹派、呂派和袁派唱腔演繹各自角色,這一不同于以往為人所熟知的搭配組合令觀眾耳目一新。 賈寶玉的扮演者、有“越劇王子”之稱的趙志剛告訴記者,把清唱劇這一西洋藝術形式用于演繹中國傳統越劇,經過數年探索和打磨,意在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希望能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喜愛這一中國傳統藝術。 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湜說,香港的越劇觀眾欣賞水平較高,同時香港也是一座包容東西方文化的城市,希望這一出中西合璧的《紅樓夢》得到香港觀眾歡迎。 演出吸引了數百名觀眾,包括不少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香港藝術發展局前主席陳達文在演出結束后告訴記者,相比他大約50年前在香港首次欣賞的越劇《紅樓夢》,今天這場演出有很大程度的創新,把在西方頗為流行的清唱劇形式融合進來,有助中國傳統戲曲走向世界。 美國游客鮑勃與家人在香港旅游,看到演出海報臨時決定購票觀看。他看完演出后說,這出中國傳統戲劇表演包含不少西洋樂器和西方表演形式,讓他感覺“很有趣、很驚喜”。 本次演出由上海金山趙氏越劇工坊和寧波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打造,是“越風畫韻——2017上海金山農民畫·經典越劇香港展演”系列活動之一,特別邀請金山農民畫家創作舞臺背景《大觀園》,首次實現越劇和金山農民畫這兩項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香港融合演繹。 作為文化部2017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之一,這一系列活動也是兩地共慶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