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值夏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急癥室與內科住院病床連日爆滿。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回應稱,特區政府會全面配合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新措施,提供足夠資源,希望在最短時間改善情況。 公立醫院內科住院病床超負荷 據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香港流感活躍程度在過去兩周大幅飆升至甚高水平。由5月初至7月16日,共造成186人死亡。預期流感活躍程度在未來數星期仍會持續高企。 18日上午,九龍伊利沙伯醫院急癥室,非緊急求診病人候診時間最長超過7小時;經急癥室醫生診斷后,若病人需要入院,內科病房等候時間平均超過15小時。醫管局數據顯示,17日有5829人次到公立醫院急癥室求診,較16日減少逾460人次,但整體內科住院病床占用率則上升至114%。14家公立醫院的內科住院病床保持超負荷狀態。 據港媒報道,醫管局最快下周起至9月底,提供額外8300個普通科門診名額,以紓緩急癥室壓力。 盡力紓緩公立醫院求診緊張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近日稱,荃灣港安醫院及圣德肋撒醫院的地契列明需向特區政府提供低價床位,醫管局正與兩家醫院商討借床位細節,相信短期內會公布。根據地契條款,圣德肋撒醫院需借出101張低價病床,荃灣港安醫院則需借出60張低收費床,病人只需支付公立醫院標準費用。港安醫院稱,暫時未收到政府就借床事宜商榷,但對措施持開放態度,樂意與特區政府作進一步商討。 陳肇始說,除了上述兩間醫院有協議外,也有其他私家醫院“舉手”,主動表示可探討借床安排。但兩院可提供的病床有限,對于紓緩內科病房的爆滿情況,可謂杯水車薪。陳肇始強調,向私家醫院借用床位只是其中一個輔助措施,同時會與社會福利署探討增加安老院舍人手及床位,并聘請兼職醫護到公院協助紓緩緊張的求診情況。 將規劃長遠公共衛生政策 陳肇始說,未來5年除了繼續上屆政府的工作外,將會規劃長遠的公共衛生政策,如改善醫護人手不足、優化現有工作等。未來特區政府也將會著重中醫藥發展,就中醫院興建、營運、人手等問題,新加一組同事處理相關工作。 林鄭月娥稱,本屆特區政府施政風格重視協作,新措施涉及多個協作層次,包括醫院安排老人科醫護人員到急癥室提供早期評估及治療;邀請政府衛生署醫生在工余時間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提供服務;聯絡私家醫院接收部分病人;“醫”“社”合作,社會福利機構提供協助,加快為已被醫生評估為適合出院的病人安排安老院舍宿位,使其盡早出院。 林鄭月娥希望上述協作能在最短時間產生成效,紓緩急癥室輪候時間,盡早將病人分流,并加快內科住院病床流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