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香港11月21日訊(特約記者 鄞莉莉)近日,香港福建三明聯會組織近200名義工骨干到達九龍公園,參觀香港文物探知館;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養生太極拳,實地感受太極拳的獨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發展;聚集各縣居港鄉親歡聚洋紫荊游輪,暢游維港,共敘鄉情。希望通過不同的活動為鄉親帶來新的體驗,同時提升鄉親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九龍公園留影 香港文物探知館大合照 “24式太極拳是由楊氏太極拳簡化而來,與傳統太極拳相比,內容更精練,動作更易學,舒筋活絡,調和氣血,強筋健骨,延年益壽的功效,盡在其中。”借著許老師的講解和分享,更令大家加深了對太極拳的了解和興趣。許老師表示,太極在愛太極的人心里,早已不僅僅是太極,她更像是百味人生,在譜寫著不同人的人生百態,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同時,他非常耐心地與在場眾多初體驗者分享專業心得,為大家指出六個要點:一、練習前做熱身活動3-5分鐘 。二、在練習動作前做到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心境如水。三、預備動作,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頷微內收,臀部收斂,貫穿始終5分鐘。四、出手、收腿,動作重復練習10分鐘。五、一套24式拳法練習30分鐘。六、收式、放松。 三明聯會鄉親通過練習太極拳,近距離感受太極文化 聽著許老師清晰專業的講解,學生們個個都躍躍欲試,帶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伴隨著悠揚的中國傳統音樂,跟著許老師緩緩起勢、抬臂、屈膝、云手、震腳……雖然初學者的笨拙動作可能令旁人看了會忍不住捧腹大笑,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卻個個都非常認真,用心感受太極拳帶來的平和、寧靜與放松。看似柔軟沒費什么力氣的一系列動作,完成后卻宛如打通了全身經脈似的身心舒暢、通體發熱,令人更加喜愛上這項頤養性情、強身健體的養生運動。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抵御亞健康的最好辦法,是學練中國的太極拳。希望在我們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傳承弘揚太極拳文化。 練習太極拳后與許老師留影 登上游輪后,鄉親們載歌載舞,歌聲、掌聲、歡笑聲不絕于耳。邊聽著美妙的歌聲,邊品嘗豐富的自助餐,大家感覺特別愜意,現場氣氛激昂,熱鬧非凡。甲板上360度全方位欣賞維多利亞港,沿岸美景盡收眼底,更是令人心曠神怡。回想曾經香港經歷過滿目瘡痍,差點被毀之一旦的黑暗時期,真的令人痛徹心扉。眼前的這份和平、美麗、繁榮得之不易,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和珍惜,共創更加美麗、和諧穩定的香港。 洋紫荊游輪甲板上留影 洋紫荊游輪上留影 出席本次活動的有:理事長藍建平,執行會長吳祝支,常務副會長王經潑、劉燕金,副會長葉巧麗、洪晉南、黃銀助、鄭景明,副理事長林青、陳信杰、鐘偉強,常務副秘書長兼總干事鄞莉莉,以及眾多義工骨干。特邀嘉賓有三明聯會永遠榮譽會長周安達源、姚明摺,榮譽會長陳聰聰。 理事長藍建平主持活動 三明聯會永遠榮譽會長周安達源發表講話 眾鄉親認真聆聽周安達源主席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