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中國這十年·閩籍鄉親話發展”系列報道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非凡十年,緊扣閩港兩地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講述在港閩籍鄉親與福建家鄉、與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的新時代精彩故事,通過在港閩籍鄉親的視角,展現這十年間福建取得的輝煌成就與“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黃楚基接受東南網香港站視頻采訪畫面
人物名片:
黃楚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
東南網香港站:過去十年,您所帶領的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和進步?
黃楚基:這十年,我覺得僑界最大的變化就是從以前在幕后默默耕耘開始走到臺前。在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的第五界中新增了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多位僑界人士已成為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的一分子,這是我們這些愛國團體對香港的支持,也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對我們愛國團體的肯定。我們走到社區,與社會不同階層接觸,傾聽民情,了解民意,發揮僑界應有的作用,為香港帶來正能量。
東南網香港站:過去的十年,福建和香港的交流合作更加緊密。您覺得閩港兩地未來要怎樣進一步進行優勢上的互補?
黃楚基:經濟方面,香港跟福建的往來一直很密切,因為在香港有約120萬福建人,大部分人在家鄉都多多少少有業務往來。我覺得兩地各有優勢,畢竟香港是一個對外開放度很高的城市,對福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且兩地的距離也很近,一個多小時的飛機就可以到達,可以說兩地的經濟往來都是很蓬勃的,這方面大有可為。
東南網香港站:目前,有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希望到內地去創業,無論是在福建也好,還是大灣區也好,都很有興趣。您在這方面有什么樣的建議可以給到他們?
黃楚基:對于年輕人,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讓他們有機會去接觸這些。其實,還可以搞一些專門的尋根之旅,把在香港的第二代、第三代閩籍鄉親組織起來,回福建去看看。我覺得這個是有意思的事情,讓年輕人更多的去了解、接觸,機會不只在大灣區。特別是他們的家鄉、祖籍地福建,或許會遇到更多的機遇,看到更多的發展潛力。
東南網香港站:您的父母為香港福建兩地的中學教育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經常會組織師生到福建去參觀交流,這十年來有哪些感觸?
黃楚基:最近這十年,我覺得也是教育發展不平凡的十年。之前我們沒有小學,幾年前,一家基督教學校放棄了辦學權,我們辦學團體就抓住機會,把這所小學辦起來了。現在,福建的教育發展得不錯,整體發展平穩。雖然此前香港遇到了困難,但是我們也想方設法克服。閩港兩地的教育發展,無論是中小學,還是高校,都有很多交流、合作的機會。
東南網香港站:您覺得過去十年當中,內地、香港以及整個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什么樣的變化?
黃楚基:二十年前,我們國家開重要會議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一些外資銀行、投行對此特別關注,還專門寫報告給他的投資者,那個時候我還沒有了解它們為什么那么關注。但是,隨著這十年的發展,每一次國家有重要的會議時,全世界的目光都會集中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上,這說明我們國家發展了、強大了,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這是我感受到的這二十年來的一個顯著變化。我覺得過去十年是我們國家高速發展的十年,未來我們的國家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也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中華兒女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