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30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部分中央和境外駐閩媒體、福建主要媒體召開評審會,結合福建省臺港澳辦官網等網絡投票結果,評選出“2021年閩臺關系十大新聞”,它們是: 1.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 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福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 2.福建公布225條在閩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 1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向社會公布225條同等待遇清單,匯集了全省各地各部門陸續(xù)出臺的一系列提供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的優(yōu)惠政策措施,所涉項目集中體現(xiàn)在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等四個領域。 3.全球首次公布臺灣古人全基因組數(shù)據(jù):源于大陸東南沿海 2月,國際期刊《自然》雜志發(fā)表了由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與哈佛醫(yī)學院等全球43個單位共同完成的《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東亞人類種群的基因組研究》)論文,在全球第一次公開中國臺灣古人全基因組數(sh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臺灣3000至2000年前的古人與福建及其周邊地區(qū)的古人、現(xiàn)代壯侗語人群有最接近的遺傳關系,直接證明臺灣少數(shù)民族所屬的南島語族起源于大陸東南沿海。 4.兩岸合編的《臺灣通史》(六卷本)首發(fā) 7月17日,由閩南師范大學策劃組織兩岸學者聯(lián)合撰寫的《臺灣通史》(六卷本)在北京舉行首發(fā)儀式。該書是一部在廣泛吸收海峽兩岸研究成果基礎上,全景展示臺灣從遠古到現(xiàn)代發(fā)展的通史性著作。該書的出版,標志著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共寫史書”邁出堅實一步。 5.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投產 8月18日,海峽兩岸最大石化產業(yè)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投產。該項目預計年產值超過260億元,可拉動當?shù)爻|元下游產業(yè),成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fā)展超越的“新引擎”。 6.在閩臺胞臺企共同抗疫 守護家園 9月上旬,福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在閩臺胞臺企紛紛以爭當志愿者、創(chuàng)作抗疫歌曲、捐款捐物等不同方式參與抗疫工作,體現(xiàn)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骨肉親情。 7.第九屆海峽青年節(jié) 兩岸青年線上線下互動熱絡 10月28日至11月1日,第九屆海峽青年節(jié)集中活動在福州舉辦,并以線上線下結合、多點多地聯(lián)動方式,在北京、上海、臺北、臺中等20多個城市同時舉辦。22家臺灣青年社團和民間團體、84所海峽兩岸高校參與相關交流活動。 8.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 部署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 11月26日,中國共產黨福建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福州舉行。大會部署了全省今后五年的工作,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為促進祖國統(tǒng)一發(fā)揮更大作用。 9.福建向金門日均供水1.35萬噸 2021年春天,臺灣地區(qū)遭遇幾十年來最嚴峻的缺水問題。與福建一水之隔的金門雖然也面臨同樣旱情,但受益于兩岸供水工程,金門鄉(xiāng)親的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獲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強。自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以來,至2021年11月27日福建已累計向金門供水約1634萬噸,日均供水約1.35萬噸。 10.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成功舉辦 彰顯兩岸交流強大民意基礎 12月10日,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汪洋出席論壇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本屆論壇采用線上與線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模式,9600多位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其中臺灣嘉賓約4600人,相關話題在兩岸主流新媒體平臺上的閱讀量近10億。兩岸同胞踴躍參與本屆論壇的盛況,再次說明兩岸交流合作的大勢不可擋,同胞走近走親的意愿不可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