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記者從18日召開的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商務發展專場)了解到,“十四五”期間,福建自貿試驗區突出培育重點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努力集聚優質要素和高端資源,推動重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升級和開放發展,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影響力、競爭力的重要承載區,增創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力爭在2025年前培育8個流量超百億元的平臺,培育2個流量上千億元、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平臺。 省商務廳自貿綜合協調處處長楊建東介紹,具體實施舉措主要有: 一是做大做強特色重點平臺。圍繞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和前沿領域,通過“鑄鏈”“補鏈”“強鏈”,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狠抓物聯網、航空維修,進口燕窩、進口酒、文化出口基地等平臺建設,為我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新動能,做大做強一批產業集群。 二是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進集成電路、跨境電商、離岸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如,聚焦集成電路研發設計、人工智能領域,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全產業鏈公共服務,構建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集成電路供應鏈體系;發揮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優勢,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和線下產業園區建設;加強離岸貿易業務創新,推動銀行探索優化業務真實性審核方式,為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離岸貿易業務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提升貿易結算便利化水平。 三是加快發展數字自貿區。結合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建設,加快建設數字自貿試驗區,策劃生成一批數字基建、數字貿易、數字服務、數字產業項目,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數字動能,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化“智慧港口”建設,應用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推進港口改造升級,建成港口物流全智能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