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必然 莊嚴)長期以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是廣大家長的痛點,更成為全社會的焦點。對此,我省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直面群眾訴求,重拳出擊,力破“怪圈”。 早在今年4月,省紀委監委向社會公開征集的“點題整治”意見建議中,就包含“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不規范問題,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選題。由省教育廳和省市場監管局“雙牽頭”,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住建廳等十部門共同配合,建立聯席工作機制,共同探索解決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問題。各職能部門從校外培訓機構證照登記、安全隱患、培訓行為、廣告宣傳、收費管理等方面入手,查糾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行為,督促校外培訓機構規范辦學,保障全省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前不久,泉州市教育局收到群眾舉報,泉州市某教育科技公司存在違規培訓情況。隨后,鯉城區教育局、市場監管局在實地核查中發現,該公司確屬無證培訓機構。對此,鯉城區市場監管局對其開具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區教育局約談該公司法人代表,督促立即停止學科類培訓的違規行為,關閉日常教學場所,退還培訓費用。該公司負責人明確表態,將立即停止違規辦學,不再開展學科類培訓教育項目。 開展“點題整治”以來,全省累計排查登記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2515家,共整治關停各類違規辦學機構990家,立案查處校外培訓機構違法廣告案件64件,虛假宣傳案件14件,價格違法案件32件,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19件。中央“雙減”文件印發至今,全省線上、線下培訓機構已基本停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服務,中央“雙減”工作各項要求正有序落地。 為確保監督高效、長效,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還強化動態監測,每周及時匯總梳理跟蹤整治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收到的舉報線索及處置情況,及時監測各地整治成效,并指導各地收集整理好經驗好做法,加大工作宣傳力度,為推進“點題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整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們堅決查處一批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認真做好總結梳理,探索建立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長效機制,標本施治、系統推進,引導和督促校外培訓機構依法誠信經營,更好服務廣大學生和家長。”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