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張靜雯)記者3日從省衛健委獲悉,截至 7 月 31 日,全省累計接種4444.43萬人次(其中,第一劑次接種2756.67萬人,完成全程接種 1727.60萬人)。18歲以上人群累計接種 4336.96萬人次(其中,第一劑次接種 2649.19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727.60萬人)。15~17歲人群累計接種100.44萬人次。 炎炎夏日又逢暑假,如何更好地讓群眾順利打上疫苗?各地衛健部門頗費心思,頻頻推出“花式”服務,開設夜間接種點便是其中之一。在南平市政和縣勝利洋市民廣場新開張的疫苗夜間接種點,每天19時至22時都有很多居民前來接種。在接種現場,從排隊領號、健康核查、信息登記、疫苗接種到集中留觀,每個環節都有專人引導。留觀區還特地增加人手,安排1名醫生、4名志愿者隨時觀察接種者是否出現異常反應,應急救護車在廣場邊上隨時待命。在廈門市馬巷街道的鄭坂社區,常住人口2.5萬人中外來務工人員就有2萬多人。當地不僅在周末設點接種,所有醫護人員和社區志愿者還開啟“夜間模式”,延長服務時間至21時左右。 除了夜間服務,不少地方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在交通服務上出招。漳州市長泰區各鄉鎮(村、社區)推出“疫苗接種”專車專線,不僅安排有公交車、中巴專車到各村指定地點統一接送自愿接種疫苗的群眾,還安排了黨員志愿者跟車服務,提前為接種群眾進行網絡建檔預約,維持接種現場秩序,發放序列號。 為有序推進12周歲及以上無禁忌學生的疫苗接種工作,我省各地積極開展新冠疫苗接種“進校園”服務活動。福州市鼓樓區開設了福州屏東中學接種點、福州第三中學接種點,方便學生就近、安全完成疫苗接種。廈門市同安區將疫苗巡回流動接種點設在廈門市同安職業技術學校、國祺中學、同安一中等校園,對15歲到17歲未成年人進行疫苗巡回流動接種。 據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流程標準,我省各地在現場設置的臨時接種點均能確保規范安全,清晰區分了健康詢問區、登記區、候種區、接種區、留觀區、疑似異常反應處置區,并安排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應急救護車在現場隨時待命。各地的異常反應醫療救治專家組也保持24小時待命,急救綠色通道隨時開通,為群眾提供便利、優質、安心的新冠疫苗接種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