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廈門將完成48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新增學位5萬個 學位建設 ●完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48個,新增學位5萬個。 ●其中,建成幼兒園項目21個,新增學位0.7萬個;小學項目17個,新增學位2.5萬個;初中項目8個,新增學位1.3萬個;普通高中項目2個,新增學位0.5萬個。 ●推進16所普通高中、2所職校和1個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建設。16所高中建設項目,將提供學位4.1萬個,其中公辦高中14所,可提供3.9萬個普高學位,民辦高中2所,可提供民辦普高學位0.2萬個。 ●今年謀劃和推動開工4所新高中:集美中學新校區、廈門實驗中學新校區、同安仰正高中、翔安浦園高中。 推進改革 ●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創新發展。在各校申報基礎上遴選學術創新類高中、科技類高中、國際特色類高中、藝體類高中、普職融通類高中等試點學校。 ●開展普職融通的試點,設立普職融通試點實驗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提升服務 ●持續推進學校食堂建設,擴大學校午餐午休服務覆蓋率。 ●實施亮眼工程和肥胖干預工程。努力實現學生近視率較2020年下降0.5或1個百分點以上。嚴格落實中學生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活動要求,推進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90%以上。 東南網2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今年,廈門將完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48個,新增學位5萬個。同時推進16所普通高中、2所職校和1個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建設。 其中,16所普通高中的建設將在五年后新增4.1萬個普高學位。屆時,廈門的普高升學率將從目前的56.7%上升為63%。 昨天,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部署2021年各項教育工作,公布了今年廈門市教育系統十項重點工作和十項改革攻堅行動。 補短擴容48個項目將新增學位5萬個 會議透露,雖然廈門近幾年學校建設項目、提供學位數量為歷史新高,小學學位缺口已從2019年的5800個,下降到2020年的2800個,但是主要城區學位缺口還很大,島內外教育發展質量和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有學上”和“上好學”壓力依然交織存在。 今年,廈門將繼續實施“補短擴容”行動,完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48個,新增學位5萬個。 其中,建成幼兒園項目21個,新增學位0.7萬個;小學項目17個,新增學位2.5萬個;初中項目8個,新增學位1.3萬個;普通高中項目2個,新增學位0.5萬個。值得一提的是,小學學位占了一半。 同時,廈門還將推進16所普通高中、2所職校和1個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建設。 普高建設16所新普高將增4.1萬個學位 16所高中建設項目,將提供學位4.1萬個,其中公辦高中14所,可提供3.9萬個普高學位,民辦高中2所,可提供民辦普高學位0.2萬個。 16所普通高中建設項目中,正在建設的有12所,分別是:位于湖里的華東師范大學希平雙語高中部、國貿產業人才子女學校高中部;位于集美的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廈門二中集美校區、苧溪高中;位于海滄的臨港高中、鼎美高中;位于同安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廈門六中同安校區和同安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高中部;位于翔安的雙十中學翔安校區高中部、蔡厝高中。 今年正在謀劃和推動開工建設的有4所,分別是:集美中學新校區、廈門實驗中學新校區、同安仰正高中和翔安浦園高中。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介紹,目前廈門的普職比為56.7:43.3,五年后,普通高中的升學率將可達到63%。 推進改革 普通高中將多樣化創新發展 根據新高考育人方式改革和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求,今年廈門將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創新發展。 具體做法是:根據學校辦學歷史傳統和學生發展需求出發,對市域內普通高中分類辦學和特色發展進行總體布局,在各校申報基礎上遴選學術創新類高中、科技類高中、國際特色類高中、藝體類高中、普職融通類高中等試點學校,確定各校特色建設方向。 出臺相關文件,對試點學校給予師資、經費、制度上的支持;開展普職融通的試點,設立普職融通試點實驗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推進7所省級示范性高中建設校在辦學理念、學校文化、教師發展、開放辦學、特色發展等方面充分發揮示范作用。 提升服務 優化午餐工程課后延時服務 廈門將優化課后延時App服務功能,積極拓展特色服務項目,擴大課后延時服務參與面。 同時,持續推進學校食堂建設,持續推進企業集體配餐,強化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健全學生午餐午休管理機制,擴大學校午餐午休服務覆蓋率。 發展職教 做大做強職業教育資源 今年,市教育局將以推進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城市為契機,加強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包括:做大做強職業教育資源,推動同安區、翔安區新建或擴建中等職業學校;推動職業院校“雙高計劃”,爭取2所高職、5所中職列入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30個高水平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打造一批產教融合園區。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產業學院等等。 高等教育 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今年廈門將積極推動1-2所境內外一流高校到廈門聯合或獨立舉辦應用型學科院所,推動高標準建設科教園區。 同時,支持廈大、華大、集大“雙一流”高校建設。加快廈門理工學院邁向“廈門理工大學”步伐。支持做好誠毅學院轉設工作。 鼓勵引導在廈高校深化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在廈門、福建多設成果轉化平臺,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