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4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杜正藍 通訊員 黃喆煜) 記者從漳州市商務局獲悉,2020年1—11月全市進出口累計達724.2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出口473.5億元,同比增長10.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市防疫物資出口同比增長4.3倍,成為漳州市外貿發展新亮點。 今年,面對疫情沖擊,漳州市出臺一系列措施,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幫助外貿企業復工達產,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一是突出“優”,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進一步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今年1—11月漳州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7.61小時和3.13小時,同比分別壓縮74.5%和12.5%;東山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1.49小時和1.41小時,同比分別壓縮90%和58.3%;古雷關區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01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3.4小時。 二是突出“實”,繼續增強企業的獲得感。今年,漳州市相繼舉辦線上政策培訓9場、線下沙龍6場,為企業分享發展渠道和經驗,增強企業信心。搭建“商務復工e網幫”服務平臺,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困難和問題,自上線以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40件,成功辦結率達89%。梳理全市外貿企業融資需求,今年已支持106家企業申請紓困資金7.22億元;組織銀企對接,幫助4家重點企業與銀行簽訂52億元貸款意向合同;簡化手續,及時兌現穩外貿政策,今年已兌現合計9241.6萬元;引進沃代爾等優質外貿供應鏈公司,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融資、退稅等綜合服務。 三是突出“新”,不斷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充分發揮臺商區保稅物流中心作用,發展保稅物流業務,至11月底共完成進出口業務1171票,總貨值約12409萬美元,其中出口業務1057票,貨值約11940萬美元。積極引導防護物資生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全市共有26家企業進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全市防疫物資出口8.4億元,同比增長4.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