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 題:香港“樹醫生”李國文:治愈樹,被樹治愈 新華社記者洪雪華 樹藝師李國文整理自己的工作裝備(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2009年的一天,一群人聚集在香港觀塘瑪麗諾書院里一棵樹齡70多年的南洋杉前,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反對砍樹”的口號。 樹藝師李國文被人圍住,根本無法靠近那棵樹,他是當天負責砍樹的人。警察很快趕到現場維持秩序,20多米高的南洋杉最終結束了生命。 “樹藝師最不想做的事就是砍樹。”李國文說,那棵南洋杉根部受損嚴重,流淌出像膠水一樣黏稠的樹液,隨時會倒塌,危及行人安全,學校才決定移除。 但樹藝師更多時候是給樹看病,他們也被稱為“樹醫生”。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數據顯示,香港注冊樹藝師有1000多人,有超過100萬棵樹需要管理。 “樹其實跟人一樣,也有脾氣和性格” 樹藝師李國文演示用于修剪樹枝的工具(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長期在戶外工作,李國文的皮膚黝黑,但飽滿的精神狀態絲毫沒有顯示出他已經63歲了。他有一套樹藝師工作裝備:安全帽、護目鏡、攀樹繩、電油鏈鋸等。 “樹藝師的工作并不輕松,經常日曬雨淋,樹上還有蛇蟲鼠蟻。但當你認真投入就會發現其中的趣味?!崩顕恼f。 給樹看病,李國文會“望聞問切”,觀察樹干、樹皮、樹葉,聞聞樹的氣味。有的樹葉子卷曲發枯,樹液比正常的少,可能遇到了病蟲害。 “樹其實跟人一樣,也有脾氣和性格?!崩顕恼f,春天是樹木最活潑的季節,到了冬天,很多樹木落葉后變得光禿禿的,更適合修剪。敲擊樹干時,年輕健康的樹聲音渾厚,老樹、病樹的聲音則軟弱無力。 一名合格的樹藝師,至少要認識兩三百種樹木。只有足夠了解樹木品種,才知道哪些樹木堅韌、哪些樹木柔弱而容易感染真菌。 香港樹藝行業里,有樹藝技工、攀樹師、樹藝師等工種。樹藝技工和攀樹師主要負責修剪和處理樹木,樹藝師則為樹木的生長提供方法和建議,工作內容包括樹木危險評估、健康狀況檢查、處理樹木傷口、撰寫評估報告等。 李國文曾是香港市政局的公務員,有著多年的樹木管理工作經驗。2007年,他成為國際樹木學會注冊樹藝師,開始扎根香港樹藝行業。 退休后,李國文創辦了香港樹木學會和樹木護理公司。有人找他砍樹,他評估后發現那些樹木沒有潛在風險,為此推掉送上門的生意?!拔液蜆淠敬蚪坏?0多年,把它們當成朋友?!?/p> 協調人和樹的關系 樹藝師李國文攀樹(11月23日攝)。他說,幫樹木看病很多時候要攀爬上去才能找到病因,站在樹下什么都看不出來。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如果一個樹藝師不懂攀樹,只能算半個樹藝師。”他說,幫樹木看病很多時候要攀爬上去才能找到病因。 李國文也是一名專業攀樹師。小時候趁家人不注意,他經常偷偷爬上自家果園的龍眼樹和荔枝樹。八年前,李國文打破了自己的攀樹紀錄,攀爬上一棵位于美國的80多米高紅杉樹。 “年輕時跑步十公里,游泳四公里,我還會攀巖。”說話間,他搬來一個五六十斤的鐵架,拿起一塊十幾斤的木頭放置在鐵架上,準備演示用于修剪樹枝的電油鏈鋸。 除了給樹看病,樹藝師還要協調人和樹的關系。有人投訴樹木根部擠爆了水泥路,有樹藝師到現場檢查后發現并不是樹木的問題。有工程要挖路,樹藝師要施工人員保證不會傷害到路上的樹。公路兩邊種樹,樹藝師建議選擇樹冠窄、樹身高的樹,以方便來往車輛通行。行人路種樹,樹冠不能太低,否則行人路過會撞到頭。 香港最初并沒有統一的種樹標準,不少樹木種植得過于密集,樹木競爭生長后,因為空間不夠而變得很細,不健康?!跋愀蹣淠竟芾硪呀浻辛烁纳?,但仍需重視這些問題。”他說。 李國文記得在大嶼山西北部的沙螺灣,有一棵400多年的老樟樹,六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樹干,他特地去見過那棵樹。2004年,香港特區政府選定了約500棵樹木編入《古樹名木冊》,不少百年古樹位列其中。 在他看來,人和樹的關系應該是親密的。 發現樹的美麗 樹藝師李國文接受記者采訪(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2008年,香港樹木管理工作引起社會關注。 那年8月,赤柱一棵老樹倒塌壓死了一名年輕女子。媒體報道后,全港一片嘩然。有人組織抗議活動,聲討樹木管理工作的缺失。 2010年,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專門統籌協調各個部門的樹木管理工作。但樹木管理辦事處只能發揮“協調”作用,沒有被賦權規管樹木管理工作。政府各個部門對樹木護養的安排仍有不足之處,在樹木管理的分工上,也存在分歧。 香港沒有統一的樹藝師注冊制度。不少樹藝師證書由國外樹木學會頒發,這些學會要求申請者有樹木管理工作經驗。拿到證書后還要積累數年工作經驗,才能“持證上崗”,給樹看病。 “參加我課程的學員大概有一半會加入樹藝行業?!比缃?,李國文的身上有更多標簽:香港樹木學會課程導師,雇員再培訓局樹藝課程導師,樹藝及園藝業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委員。 除了香港樹木學會,雇員再培訓局、香港職業訓練局、香港浸會大學等機構和院校都開辦了樹藝相關課程,旨在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2016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樹藝及園藝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為樹藝行業建立一套行業標準,也為將來引入樹木管理人員注冊制度做準備。 2019至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特區政府建議投放2億港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鼓勵學生修讀樹藝課程。 記者問,香港樹藝行業還要多久才能發展成熟?李國文說,至少十年吧。 今年5月初,中環紅棉路美利酒店前,一棵百年古樹節果決明開出了紅粉相間的花朵,花朵隨風飄落,市民們站在古樹前,發出了驚嘆聲。 “美麗!”這是李國文常用的形容詞。樹藝師的幸福,就在于引導人們發現樹的美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