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霞 王鳳山)平潭島位于海壇海峽與臺灣海峽之間,常年季風大,植樹造林尤其困難。歷史上平潭風沙災害嚴重,是名副其實的“風沙島”。如何在“風沙島”上做好綠色文章?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平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好生態環境這一“真寶貝”,綠色已逐漸成為平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目前,平潭森林覆蓋率達38.7%,與“十二五”末相比增加3個百分點;2018年、2019年先后榮獲“省級森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筑牢綠色屏障 平潭君山片區磹水村。放眼長江澳,沿岸綠意盎然,濃密的菌草互相纏繞著,緊抱沙地,在風中搖曳。不遠處,風車隨風旋轉,美麗海景圖徐徐展現。 位于西北部的長江澳沙荒風口,是平潭最大的風口,冬季東北季風強勁,海岸前沿易形成飛沙和流動沙丘,對生態影響極大。 “風沙島”怎樣唱響“綠色變奏曲”? 早在20世紀60年代,平潭就開始對長江澳、龍鳳頭燕下浦、遠垱澳、流東、流西五大風口實施沙荒治理。實驗區成立以來,通過填平、補齊、加寬、加厚沿?;闪謳?,拓展造林空間,引進適生造林樹種等方式,以綠繪就生態底色。 2018年4月,平潭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推進“平潭濱海菌草生態治理及產業化的開發研究與示范”項目,在平潭長江澳菌草種植示范基地試驗種植150多畝菌草,當年成功越冬。2019年,第二期188畝菌草再次在平潭的風口地帶扎根。 “針對風口流動沙丘與灘涂鹽堿地區的生態特點和技術難題,篩選出適宜濱海風口流沙和灘涂鹽堿地生態環境治理的‘巨菌草’‘綠洲1號’等菌草品種,通過大株菌草移栽、育苗移栽、扦插等菌草種植方式,開展生態治理研究和示范,防風效能達到47.99%~91.93%?!睂嶒瀰^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林業管理處處長卓華玲說。 “十三五”期間,平潭全力推進“花化、美化、彩化”建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綠色答卷”。目前,全區森林總面積17.62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11.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47.7萬立方米;全區共有公園綠地面積1895畝、附屬綠地面積784畝、防護綠地面積868畝。 守護藍色資源 位于環島路南側的壇南灣再生水廠一期工程,采用全地埋式即地下建水廠、地上為景觀公園的新型污水廠建設模式,以服務周邊地區的生活污水,竣工在即。 項目選址初期,平潭山岐澳一側沙灘曾被列入。2014年6月,平潭明確壇南灣再生水廠規劃于環島南路外側,范圍延伸至山岐澳。 2016年8月,《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獲批,發展定位更為明確,生態保護問題引起各界重視。同年10月,壇南灣再生水廠一期工程進入選址論證階段,質疑聲音隨之而來:原選址靠近沙灘,將對岸線和旅游景觀造成破壞。在最關鍵的時刻,平潭做出了選擇——及時叫停,重新優化選址方案。 平潭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海濱沙灘總長70多公里,擁有豐富的不可替代的壟斷性岸線旅游資源。開放開發,如何兼顧生態保護? “十三五”期間,平潭堅持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委托編制海洋環境保護規劃(2015—2020)、海壇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2016—2025年)等,建立海岸帶(線)利用總量控制等制度,實現有序開發、集約用海、依法管海。 守好這條紅線,平潭動作頻頻。投入1.3億元資金改造海岸景觀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修復沙灘約1.5公里,改善龍王頭濱海環境;投入2億多元對龍王頭以北海岸帶沙灘環境進行綜合修復;完成流水鎮海岸侵蝕及碼頭沙灘整治項目,加快實施平潭海島綜合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藍色海灣”整治項目…… 如今,平潭已建立7個海洋特別保護區,全區海洋生態紅線共劃定16個區,面積2033平方公里,近岸海域陸源污染治理有序推進。 讓“平潭藍”更藍 毗鄰平潭竹嶼口的利亞船廠曾是平潭最大的造船廠,因不適合產業發展,2017年下半年,平潭決定讓其整體搬遷,土地用于旅游項目開發。 兩年后,2019年10月,利亞船廠影視基地一期工程順利通過驗收,標志著平潭首個專業攝影棚具備使用條件。同一時間,平潭影視產業布局規劃出爐,“20條影視新政”發布,蓄勢已久的平潭影視產業,“添金”啟航。 為實現生態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平潭一直在做“加減法”。 “加”的是清潔能源。 平潭對風電進行開發利用,經多年發展,已建成風電場3處,總裝機容量15.4萬千瓦,在建風電項目5處,總裝機容量預計在500MW以上。 “減”的是一些不適合海島發展的產業。 2018年10月,《平潭綜合實驗區涉氣“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出臺,不到一年時間,平潭汽車修配、印刷行業6家企業陸續關閉噴漆間,涉氣“散亂污”企業得以整改,平潭還督促涉VOCs重點排污單位完成VOCs監測方案編制及監測、相關應急預案編制和備案工作。 “十三五”期間,平潭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唱響一個調、實行一盤棋。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污染天氣應對;整治農村環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在離島鄉鎮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站;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金井灣污水處理廠、醫療廢物規范暫存場所…… 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主持工作)阮偉忠說,“十四五”期間,平潭將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水源地保護與整治,鞏固小流域整治成效,深化污染天氣應對和區域聯防聯控;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小島綠化提升工程等,進一步提升海島防護林體系建設;強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建立海域采砂管理長效機制,推動地質災害防治與礦山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推動建設生態平潭、美麗平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