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25日電(記者周文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特區政府已覓得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2021年至2031年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同時,還將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讓有需要的業主即時受惠。 林鄭月娥表示,這330公頃土地來源主要為東湧填海、古洞北/粉嶺北等新發展區的農地和「棕地」(注:類似內地的工業用地)、多幅改劃作公營房屋的用地等。 受經濟下行及疫情不明朗等因素影響,過去一段時間香港非住宅物業的售價及需求均已顯著回落。林鄭月娥介紹,特區政府認為目前是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的適當時機。行政會議已經通過修訂印花稅條例,而她也行使法定權力,以公共收入保障令讓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由本月26日起生效。特區政府會繼續留意非住宅物業的市場情況,在有需要時會再次采取合適措施,以確保市場的平穩發展。 為了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壓力,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將試行為非居于公營房屋、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而輪候公屋超過三年及並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初步預算會惠及約9萬個「一般申請住戶」。特區政府目標是于2021年年中起接受申請,並于7月開始派發現金津貼。 林鄭月娥說,「劏房」(即一個住宅單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後租給多家住戶)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已設立三個專題小組委員會,探討與「劏房」有關的社會、經濟、法律等課題,並委聘顧問進行研究,就是否應當及如何進行「劏房」租務管制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工作小組將爭取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研究。 就「明日大嶼願景」項目推進情況,林鄭月娥指出,為了香港的未來,本屆特區政府不會放棄「明日大嶼願景」的工作,會努力爭取盡快開展有關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特區政府會繼續聆聽各方意見,並積極探討創新的融資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