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打通火車站北出站口和三環輔路的人行地下通道,明天(11月23日)就將正式開放啦!過街無需提著行李上上下下,即可直接從火車站北廣場穿越三環。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作為省重點項目和城區治堵重點項目,站東互通改造工程迎來新節點,3條新匝道實現合龍,按計劃,該項目將力爭在今年底前整體建成。 站東互通改造工程3條新匝道實現合龍。葉義斌攝 地下穿行“無障礙”過三環 “這通道一開放,市民過三環就方便多了!”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即將開放的火車站北廣場地下通道,這里正做著衛生清理等掃尾工作。 這個新增的慢行系統正是解決市民旅客在火車站北廣場“望三環興嘆”的問題。 此前,市民穿越三環要這樣走 市民旅客從北廣場出站后,若想去對面西園路等區域,得從廣場負一層步行至地面,再等候紅綠燈過馬路。因沿線車流量很大,闖紅燈穿行的情況時有發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這個新建成的地下通道就能解決市民旅客的過馬路難題,其穿越三環一頭連著北廣場的北出口,另一頭落在三環輔路北側人行道上,那么穿越這個通道是怎樣的體驗呢? 記者從西園新苑小區附近的出入口進入,通透是給人的第一感覺,考慮到從三環橋下穿過,頭頂上和兩側“半包”的玻璃天井隨坡道一路延伸,墻壁上,盞盞壁燈映照,顯得格外安全舒適。 不僅采光好,特意設計的5米寬緩坡道,也充分考慮到進出站市民旅客的需求,不用再提著行李箱上上下下。沿通道前行,不一會,就到了一片開闊地,待拆除的圍擋后,就是火車站北廣場的負一層北出口。“兩邊梯道上去,還可直達華威客運站、北廣場地面停車場,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市城鄉建總該項目負責人林澄盛說。 空中暢行新通道更“舒展” 據了解,整個站東互通改造工程被濃縮為“3+2+1”的神奇“魔法”其中,“3”指3條新匝道“2”為站東互通天橋、后山天橋“1”為火車站北廣場地下通道。 除了“1”完工開放,“3”也有了可喜進展。 除了混凝土現澆部分,為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三環出行的影響,同時縮短施工時間,跨三環部分的橋體全部為定制鋼箱梁。隨著C匝道最后一段30米鋼箱梁完成吊裝,意味著3條匝道全部實現合龍。 以火車站、三環快速為“圓心” 一座互通立交往多方向延伸 A匝道為新店片區左轉快速往東接入機場高速方向,長828米;B匝道為金山、閩侯方向左轉匝道,可快速接入新店片區,長843米。這2條匝道是五四北片區與三環的又一聯系通道,五四北片區居民去東三環可省去大量時間。 20日凌晨合龍的C匝道為金山、閩侯方向匝道可快速接入現有火車站北廣場落客平臺,長1340米。 C匝道通車后會變成啥樣? 目前,從西三環過來的車輛要到火車站,得提前下三環輔路,再經福飛路前往。這條“回形針”造型的C匝道,既能避免不同方向車流涌入造成的擁堵,也能讓西三環(金山、閩侯等)到火車站的車輛與北廣場落客平臺無縫對接?!翱罩谐鲂?,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福飛路的交通流?!?/p> 眼下,3條新匝道正聚焦橋面系的鋪裝、護欄、瀝青等剩余施工全速前進,作為慢行系統重要組成部分,“2”中的站東互通天橋、后山天橋建設也加快展開。 2座天橋這樣走 “蛛絲網狀”的2座天橋為交叉結構,彼此互通,設有1.5米寬的人行道及3.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讓步行、非機動車出行能各行其道。經由天橋,市民可順暢抵達站東路、西園路、桂山路和坂中路等火車站周邊不同方向。 目前,天橋現澆部分施工已全部完成,剩余鋼結構將加快吊裝,今年底,一個天上地下皆暢達的火車站立體出行網將全面建成?。ㄓ浾?孫漫 葉義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