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選產業、補短板、延鏈條、強保障”的思路,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選準做優與生態資源相得益彰的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七大綠色產業,高標準編制《綠色發展行動綱要》、《七大產業規劃》和配套支持政策,并通過由中國工程院組織的咨詢論證。堅持推動綠色產業項目化、具體化,加快372個綠色產業重點支撐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世界小電池生產、中國氟新材料等四大制造業基地,打造武夷巖茶、肉雞飼養加工等產值超百億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去年,全市綠色產業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工業比重84.5%,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90.7%。今年在疫情影響下,1—9月,全市綠色產業規上企業占全市的八成,對規模工業貢獻率達85.4%。現代綠色農業、數字信息等產業逆勢發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7%,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省培育的3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中我市入圍7家、占2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增長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