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三明11月10日訊(通訊員 魏興谷 王燕)11月9日,三明市永安市安砂鎮著手申報的“三明市級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在接受考評組的“檢閱”。立足轄區豐富紅色資源以及文化資源,安砂鎮將紅軍渡口、蘇維埃政府遺址、錢廩山革命戰斗遺址等近10處景點進行串聯,成功打造出一條紅色文化旅游風景線。 蘇維埃政府舊址。魏興谷 攝 開發紅色文化既為鄉村旅游添了內涵,也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同時發揮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點的作用,融合良好的生態與紅色文化,做美村莊,帶民致富,壯大村財。 目前,已經成功打造3條研學路線的安砂鎮,以安砂村老區文化為基礎,不斷輻射周邊村的旅游文化資源,推出培竹村觀猴、九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休閑觀光等旅游產品。2019年,該鎮僅接待紅色研學游客就達到8000余人次。 風景如畫的龍頭濕地公園。魏興谷 攝 可早在十年前,“靠山靠田吃飯”的安砂村民,粗放型的山林經營、傳統的種植業曾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今,伴隨著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落地開花,安砂鎮引導村民找對了自己的發展路子。同樣是“靠山靠田吃飯”的安砂村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充分發掘和盤活閑置資產,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真正成為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 文旅融合發展,步子越走越快。近年來,安砂鎮全力打造“千年古鎮·老區安砂”旅游品牌,形成鄉村旅游戰略合作,推出多條定制旅游線路。目前,“老區安砂”游客服務中心和紅軍書院、紅軍茶館項目均已動工,安砂鎮九龍溪觀光玻璃懸索橋項目按序時進度推進。 紅軍渡口。魏興谷 攝 鄉村旅游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里一家家農家樂、民宿也慢慢興起。鎮里還將在文旅融合發展上做足文章,使旅游產業成為富民樂民、創業興業的優勢產業。安砂鎮懷抱著“一人富了不算富,村民都富才是富”的理想,去年底,安砂鎮羅峰村、水南村整體脫貧,全鎮36戶66名貧困人員脫貧成效得到進一步鞏固。 現在的安砂鎮,有讓人尋味的文化古韻,有驚天動地的紅軍故事,還有山水美景、農家樂趣,文旅融合發展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入。今年,安砂鎮還按照“兩統籌、兩統管”要求,細化舉措,規范程序,加強村民建房全過程監管,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軟件服務,創建文旅融合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