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龍到漳州開發區調研
位于漳州開發區的中信重工裝備制造(漳州)有限公司,充分依托臨港工業優勢,擁有企業專用碼頭,最大可停靠3.5萬噸級船。公司定位于風電類塔筒、鋼管樁、導管架、漂浮吸力樁等關鍵基礎件和液壓打樁錘、嵌巖樁鉆機等國產化重大裝備研發制造及技術服務,將成為中信重工重大裝備的出海口基地。圖為該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本報記者 林忠 攝 11月5日,市委書記邵玉龍帶隊到漳州開發區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心決心,保持戰略定力,搶抓發展機遇,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做大做強產業,在新起點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提效,為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邵玉龍實地察看了漳州開發區創業館、雙魚島體驗館和中信重工裝備制造(漳州)有限公司,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漳州開發區工作情況匯報,與漳州開發區領導班子共同研究推動開發區新一輪發展的思路舉措。 邵玉龍對漳州開發區今年以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漳州開發區是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團與地方合作共贏的創舉和改革創新的產物,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地位舉足輕重。站在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認真總結漳州開發區創辦28年來的實踐經驗,把漳州開發區發展放到我市“一核、兩灣、三片、四極”的區域發展新格局中來研究,高水平、高標準謀劃“十四五”乃至未來長遠發展,因地制宜、尊重規律,堅定不移做大做強臨港工業,以大工業、大制造帶動產業結構優化提升,著力將開發區的自然稟賦和區位條件優勢轉化為更大的發展優勢。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對標對表先進地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企一策”提升服務水平,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招引更多大企業大項目落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充分整合資源,積極向上溝通對接,探索拓展合作模式,爭取招商局集團布局更多優質項目;同時著力對內挖潛,整合盤活閑置土地、廠房等資源,激活發展動能,形成更多新增長點。要強化無限責任意識,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毫不放松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抓好后兩個月經濟工作,統籌推進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社會安定穩定等各項工作,奮力爭取最好的發展成績,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常委、秘書長張琳光,漳州開發區黨委副書記黃強中,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閩南日報記者 張俊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