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東南網11月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這在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歷史上是第一次,也是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布局。連日來,福建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廣大干部群眾一致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切實增強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為全方位推動福建省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二級調研員沈明福表示,我們要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做好《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福建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法規的修訂、執法檢查等工作,推動我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增強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成創新型省份,為全方位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日,省發改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提出要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抓好各領域重大問題研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規劃;要系列化、系統化、整體性地謀劃一批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盤子。要對標對表今年目標任務,深入實施“八項行動”,全力沖刺第四季度,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 省科技廳規劃與政策處處長陳聰文說,“十四五”期間,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圍繞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目標,堅持“四個面向”,堅持科技創新是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第一驅動力,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進一步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高標準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積極拓展創新協作交流網絡,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2日,省財政廳召開黨員干部大會,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會議強調,財政部門要按照規劃《建議》對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緊扣構建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創新、擴大內需、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財稅支持政策研究,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莊榮良認為,全會突出強調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國家級高新區進一步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了行動指南。高新區要按照全會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產業梳理,提升主導產業發展與國家戰略的貼合度,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和創業生態,努力在做強做大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區域創新輻射節點、引領新舊動能轉換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廈門大學藥學院黨委副書記杜超對全會公報多次提到“創新”,感觸頗深。他說,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引導廣大同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養創新精神,強化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創新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還應該涉及社會、健康等諸多方面。”莆田市荔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黃志雄說,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接下來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加快推進簡政放權,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全會為‘十四五’發展繪就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國家稅務總局南安市稅務局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表示,“作為基層稅務工作者,要迅速掀起學習熱潮,深刻領會全會精神,以全會精神為行動指南,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主責主業,著力做強做優服務經濟大文章,滿足新時代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的涉稅需求,為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們要按照全會提出的要求,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切實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南平市浦城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長林澤華說,未來將持續深化和提升科技特派制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此外,加快培育一批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營造良好的雙創生態系統。 “我們要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讓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強勁的動力。”福安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張富民說,“十四五”期間,福安葡萄產業將在鞏固標準化、優質化基礎上,鼓勵農民建設高標準大棚,優化品種結構、深化產品加工,并大力培植電商及果品物流經營實體。 國網平潭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林性清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切實增強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構建堅強智能電網為基礎,圍繞站房智能運維、充電設施運營、臺胞數字能源社區建設等方面實施綜合能源示范工程,助力平潭發展邁向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