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10月17日電 題:香港青年內地創業圓夢:抓住新機遇 融入大時代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內地發展速度非常快,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經濟,只要抓住機遇,勇敢去拼,夢想終會實現。”在湖南長沙開了兩家港式小吃店的香港青年單子健和記者分享他的“創業經”,還不忘“推銷”他最近研發的新品——牛腩。 近年來,中國政府推出系列促進創業的政策措施,吸引越來越多港澳青年到內地就業、創業。單子健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他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開始籌集了近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在各式大型商業綜合體投資加盟了四家飲品店,最后虧得血本無歸。”經過縝密市場調研,單子健又決定從港式小吃做起,他回香港拜師學習自己從小最愛吃的港式牛腩制作工藝后,再“戰”長沙,向親戚借錢在商場開了一家港式小吃店。 “為滿足內地食客口味,港式小吃配備長沙本地粉面,我還專門學習制作湖南剁椒。”單子健講究食材新鮮,做工地道,他的港式牛腩面每份售價32元,與內地小吃相比,價格毫無競爭力,開業后食客寥寥。 但地道長沙口味碰撞純正港式美食還是慢慢吸引不少食客,而且人們口口相傳的口碑讓小店人氣越來越旺,隨后又爆紅各社交平臺,讓各地“吃貨”前來“打卡”。為讓港式市井餐飲文化更好地扎根內地,單子健把店鋪搬到了長沙老城區的湘春路。 記者在這家名叫“新籽記”的店內看到,雖然面積不大,但復古的港式裝修風格重現了香港街頭茶餐廳的獨特風味,墻上貼滿香港標志性景點照片,店里有各色牛雜、蘿卜牛腩、招牌牛腩粉和椰子凍、咸檸七等香港美食,令人垂涎。 “租金便宜,人流量也大,更適合口口相傳。”單子健告訴記者,相較香港,內地創業的容錯成本更低,內地不僅鼓勵年輕人創業,也給予創業者很多優惠措施,機會多,“如果創業失敗了,可以重新再來”。 湖南長沙也是內地的“美食之都”,這里的“舌尖經濟”挑動海內外游客的味蕾。隨著“夜經濟”等新業態的出現,長沙躋身新晉“網紅”城市。看中長沙的客流和現代化,曾在深圳、惠東等地創業的39歲港青敖卓豪在長沙開了兩家名叫鐵人海鮮的餐飲店。 “有日本料理、火烤海鮮,這種新穎食材很受長沙年輕人喜歡。”來內地已有15年的敖卓豪說,粵港澳大灣區和湖南自貿區建設帶來新機遇,他已計劃和朋友在長沙建食品加工廠。“要融入創新創業的大時代,希望長沙有更多香港商會,為來內地發展的香港人搭建了解市場和獲取資源的平臺。” 已在長沙娶妻定居的單子健也準備把港式早茶文化帶進長沙。“疫情穩定后,內地消費市場復蘇明顯,年輕人非常愿意嘗試新東西,相信會有發展空間。”單子健說,內地經濟發展快,選擇機會多、就業平臺大、企業加速國際化等因素吸引著香港創新創業青年。“很多香港大學生也在思考前往內地發展,認為內地工作機會比香港多。” 香港姑娘林曼殊在長沙開了一家容貌形象管理工作室,指導顧客時尚穿搭,還經營美容、美甲、美睫和皮膚管理等業務,明年打算開分店。“內地創業成本低,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有很多服務創業的機構。”36歲的林曼殊說,香港特區政府也有成立專責機構促進香港青年來內地實習、就業,并與內地很多知名企業長期合作,為香港青年提供深度交流計劃,建立與內地青年的友好關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