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訊(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謝佩龍)近日,晉江舉行科創新區項目安征遷工作動員大會,項目建設正式進入動遷階段。作為“泉州市新片區更新改造大比拼”項目,科創新區項目將按照“科、教、產、城、文”融合發展的區域創新體系理念,建設集教育、科研、科創、產業和文旅休閑于一體、配套完善的城市新區,打造福建“中關村”,全力推動城市升級、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企業創新壯大、產業提質增效、群眾受惠得利。 近年來,晉江圍繞“城市帶著產業走、產業城市聯動走”,主動把握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格局,全面融入閩西南、泉州環灣,借勢提質,城市框架不斷拓展、重大平臺穩步搭建、功能配套越發完善、環境品質更加優美,宜居宜業。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國科大、清華附中、二體中心、高鐵站、福大科教園、三創園等重大項目紛紛落地晉江,城市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實現“規模框架科學、功能布局完善、環境品質優美”。 山海協作 全面融入閩西南 今年是晉江與長汀開展山海協作的第九個年頭。2012年,為了更好把“海”邊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與“山”里的生態、資源、勞動力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晉江和長汀攜手共建晉江(長汀)產業園區,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功能齊全的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載區,推進對口幫扶“輸血”又“造血”,為山海協作探索經驗、作出示范。 如今的長汀,紡織服裝、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加工及配套企業聚集。在長汀縣的30家億元級別企業中,有半數來自晉江,其中5億元以上的晉江企業有7家。與此同時,晉江在長汀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做法的啟示下,近6年來累計完成植樹造林5.3萬畝,市區綠化覆蓋率從41.37%提高至44.03%。 在9年的山海協作中,晉江與長汀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從最初的資金幫扶,將合作領域拓展到產業協作、園區共建、資源共享、精準扶貧、人才培養、干部掛職鍛煉等全方位交流合作,推進了一大批項目,打造了一系列平臺,讓企業、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實現了資源互補、經驗互學、工作互促、發展互利,走出一條精準幫扶、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同時也成為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 繁榮新區 加入環灣都市圈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晉江第二體育中心訓練館和室外籃球場正式對外開放,“高顏值”“高標準”“高配套”吸引了大批運動愛好者、游客前來體驗參觀,成為“網紅”熱門景點。 作為晉江新地標,晉江第二體育中心選址晉東新區,使得該區域由鞋紡城主導的商貿區,變成“體育+產業+生活”為一體的中央活力區,再結合周邊的人工湖、體育公園、海濱公園、高端醫療、配套學校及完善的路網,將打造成輻射周邊縣市區的體育文化生活休閑中心。 同樣是國慶期間,福廈高鐵客專晉江段建設加班加點趕進度,路橋梁體一節又一節拼起連成線;高鐵南站、配套交通路網、安置房、學校等項目的建設也緊鑼密鼓有序推進,一座高起點、高規格規劃建設的高鐵新區正強勢崛起,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城市中心拓展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可以預見,高鐵時代的到來將為晉江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按下“快進鍵”,也將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美好變化。 在紫帽片區,今年秋季清華附中晉江學校迎來首批新生。作為晉江與國內高端教育資源合作辦學的重大舉措,清華附中晉江學校落地紫帽,標志著泉州、晉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讓泉州、晉江人民實實在在享受到清華優質資源,成為該區域發展的重大利好。 當下的紫帽,正站位閩西南、立足大泉州,以“生態小鎮、度假勝地、教育高地、福人福居”的區域定位,力爭把紫帽片區打造成以旅游服務、高端教育、健康養生、商業商貿等為一體的泉州南大門外重要片區。 此外,剛剛啟動安征遷工作的科創新區,將充分整合周邊三創園、草庵、龍泉書院等資源,建設成集高端教育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等四大資源為一體,集人才培養、科創培育、產城融合為一體的“兩新”示范區,成為晉江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引擎,推動晉江實現教育升級、科創升級、產業升級、城市升級。 做強配套 提升城市品質 今年9月,福建省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在晉江市醫院合作建設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并以此為載體,力爭在五年內建成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輻射福建及周邊省份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上海六院被稱為“中國斷肢再植的搖籃”,連續多年在國內醫院(骨外科)科技量值排名第一。和這樣一家國內“頂級醫院”合作建設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對晉江來說,既是為國家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作貢獻的機遇,也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的高端醫療服務的機遇,還有趁勢而上提高發展質量的機遇。 隨著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的到來,晉江已有10家國字號平臺落地。加上福州大學晉江科教園建成投用、泉州理工學院升格為本科職業技術大學,目前晉江已形成10家國字號平臺和三大本碩、兩家雙一流高校的創新版圖。 近年來,晉江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產業推著城市走”已不能適應晉江的發展需要,為了實現“城市帶著產業走、產業城市聯動走”,晉江大力攻堅城市配套,從教育、醫療、住房和就業等多個領域著手加大投入力度,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及樹蘭集團等高端醫療、國科大及福大等優質教育資源相繼落地,極大地提升晉江的城市綜合承載力,成為招才引智的“梧桐樹”,也讓“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蓋”的倡議惠及每一個在晉江的奮斗者。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交通網絡體系。作為高鐵泉州南站與晉江、石獅間重要的客運集散通道,二重環灣快速路(晉江段)新建工程一期工程近日持續加快建設進度,這條線路未來將成為晉江高鐵片區路網體系東西向快速骨架道路之一。為撐起城市交往便捷通道,今年晉江重點推進15個市政交通項目,全力加快二重環灣、東部快速路、晉江南高速連接線建設,構建高鐵新區連接田安大橋、晉江大橋、環城高速快速通道網絡。 與此同時,晉江全力提升城市“高顏值”,圍繞酒店、場館、景區等重要節點,晉新路、雙龍路、晉光路等重要路線,以及重要城市展示面,同步推進道路空間、建筑立面、夜景照明綜合整治,建設57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對城市進行系統“精裝修”,讓城市既“大氣好看”又“精致耐看”,推動“面子”“里子”雙提升。在此基礎上,晉江引導公眾、專家、企業、社會組織全面參與城市治理,讓群眾成為“當家人”、人人都是受益者,全力打造“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向往、可托付終身”的品質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