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 (廖晨星 李敏婕 林升強)“復測完畢,精度滿足規范要求。”12日,隨著測量人員的最后報告,位于延平區來舟鎮的國道205線南平市曲港大橋改建工程2號墩承臺有底鋼吊箱成功安裝。 “原曲港大橋建設年限長,已經滿足不了國道205線交通荷載,且舊橋彎度大,安全隱患多,經評定認定為三類危橋。”市公路局直屬分局項目建設辦的工程技術人員魏李河介紹,新建的橋梁優化了路線,縮小了道路轉彎半徑,提高了行駛安全性。 曲港大橋改建工程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路線全長1公里,其中橋梁長436米,兩端接線長564米,橋梁主跨采用連續剛構變截面預應力箱梁。“工程于2019年10月18日開工建設。此次施工的承臺位于曲港大橋2號墩上,水深達26米,屬于深水大體積承臺,水上施工作業受水流、波浪沖擊等影響,施工難度大。”魏李河表示。 “長13米、寬12米、高8米的鋼吊箱圍堰重達176噸,在下放過程中,吊箱的平面位移及標高偏差控制難度大。”魏李河從兩個方面解釋下沉難點,一方面是大體積、大重量的鋼吊箱水上拼裝施工,另一方面,鋼吊箱在深水作業中的安全和下沉時的偏差控制比較困難,需要很好的施工組織和完善的施工方案。 為了克服施工困難對工程進度帶來的影響,市公路局精密部署、精準操控,對鋼吊箱的施工方案,多次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復核調整,并經過專家論證。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儀器進行實時測量和觀察吊箱下放過程中的位移偏差,及時調整,使各吊點的受力均衡且穩定,約束下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平面位移,保證鋼吊箱在安全可控的基礎上下放到位、平整。 隨著鋼吊箱下沉至設計位置,下階段將進行2號墩承臺的主體施工作業。“我們將搶抓項目節點,優化施工過程,努力完成該項目本年度施工任務。”魏李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