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國際茶日”賀信精神,發揮福建作為海絲核心區的獨特優勢,推動海內外茶文化交流互鑒,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同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助力中國茶產業拓展海外市場,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的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將于2020年11月上旬在福州舉辦。 “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是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更好地舉辦茶王賽,8月31日至9月2日,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組委會調研組赴泉州市相關縣市展開調研活動。 要說誰能以茶聞名全中國, 安溪縣那是當仁不讓。 安溪以茶出名、因茶聞名, 素有“中國茶都”之稱。 無論喝茶與否、無論茶齡長短, 一說到茶, 安溪的茶總能不自覺躍入眾人腦海! 安溪茶園風光 9月2日 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組委會調研組一行, 來到了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縣, 走訪參觀了安溪的部分茶企和茶文化園。 座談會 9月2日上午,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組委會調研組在泉州安溪縣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安溪縣茶產業發展的相關情況介紹。 座談會上,安溪縣委宣傳部、縣農業農村局、文體旅局、扶貧辦、茶管委辦、僑聯、茶都管委會、茶葉協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茶葉是安溪重要支柱產業,全縣120萬人口中有80萬人因茶產業受益,安溪因茶脫貧并進入“全國百強”縣,成為全國典型。安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活動的舉辦,會上就如何辦好首屆海絲茶王賽品牌、更好地宣傳我省優秀茶文化等進行了交流探討,大家紛紛建言獻策、氣氛熱烈。 茶企代表表示,此次茶王賽活動規格高、宣傳力度強,他們將踴躍參與茶王賽活動,展示安溪茶的獨特魅力。同時,他們希望活動能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大力宣傳安溪鐵觀音非遺工藝,讓全世界的茶葉愛好者都能喝上高品質的安溪好茶。 安溪茶葉的名頭為何那么響亮?是靠什么成為茶葉中的佼佼者?讓我們跟隨調研組的步伐,去一探究竟~ 安溪茶葉 名揚五洲 安溪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產茶歷史的古老茶鄉,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 安溪縣六大茶樹品種——鐵觀音、本山、毛蟹、黃旦、大葉烏龍和梅占,經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復核,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的要求,已登記完成。從編號上看,系我國第一批完成登記的茶樹品種。 安溪茶還是“海絲”的重要文化符號,早在宋元時期,就通過泉州港走向世界。歐洲對茶的譯音被語言學界認定為泉州方言“茶”的發音,如英語的“tea”。 安溪茶韻 回味無窮 作為南派烏龍茶的扛鼎之作,安溪鐵觀音的響亮名頭自然不是吹的,安溪獨特的氣候環境以及“天、地、人、種”完美結合的生產制作體系,造就了鐵觀音獨一無二的高貴品質——天然“蘭花香”和獨特“觀音韻”。 安溪鐵觀音作為烏龍茶中的極品,歷經3大階段、10道工序、36小時連續制作。其中,最難、最核心的工序是做青,需要“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既要密切感知茶青顏色、香氣、柔韌度的變化,又要細致感受氣溫、濕度變化,兩者綜合來調整搖青的力度、次數、時間,形成鐵觀音獨特的色、香、韻。并因其香高味醇、青蒂綠腹紅鑲邊、沖泡七次有余香的特殊風格飲譽中外。 安溪茶企 匠心制茶傳承經典 八馬茶業是一個傳承至今有300年歷史的制茶世家。300年來,他們一直在專注做茶,堅持做好茶、選好茶、賣好茶。從茶葉種植、加工,到物流、銷售、管理,有超過30項標準化體系,在服務領域規范了110多項統一標準。 合影 參觀八馬茶業的茶園 走訪調研八馬茶業 安溪人發明創造的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遺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魏蔭后人魏月德被公布為該技藝的兩名傳承人之一,由他投巨資建設的“鐵觀音文化園”占地二十七畝,集茶品種觀賞、茶文化展示、茶產品展銷為一體。 魏蔭名茶 另一位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傳承人陳兩固,數十年專心研茶,匠心制茶,是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的優秀代表。 陳兩固制茶 陳兩固供圖 野實茶樹 陳兩固供圖 以茶為媒 打造茶文化產業鏈 溪禾山鐵觀音文化園位于安溪城東片區,是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文化小鎮。文化園把閩南傳統古厝——蔡孝忍故居,完整遷移至其中,旨在以自然山水生態為背景,以茶產業為支撐,以茶文化為突出特色,結合閩南傳統文化,打造慢生活走心度假文化園樣版。 走訪調研溪禾山鐵觀音文化園 溪禾山鐵觀音文化園 秋天是一個品茶的好季節, 泡一壺滿室生香的鐵觀音, 品一品頓時讓人神清氣爽! 尋香而來, 安溪在等你, 安溪茶不負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