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崗位有保障 為就業添底氣
就業是民生之本。日前,漳州市出臺實施意見,明確通過擴大崗位、穩定崗位、兜底崗位等舉措,統籌推進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 擴大崗位保就業 ?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錯時經營,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 ?鼓勵高校畢業生到村居、社區就業,開發200個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 推動優勢產業帶動就業。實施一二三產業增產增效專項行動,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和優勢企業穩定生產,帶動產業全面恢復和實現就業。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落實工業企業技改投資正向激勵措施,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就業吸納能力。 做強做優產業集群促進就業。實施保產業鏈供應鏈專項行動,持續培育龍頭企業,明晰產業鏈條,發揮引領作用。做強做優食品、裝備制造、新材料等超產業集群,壯大石化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興消費領域和熱點,拓展文化旅游消費,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穩定商務發展擴大就業。全面推動“云招商”“云簽約”,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研究進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確保審核辦理正常退稅平均時間在8個工作日以內。 推進特色商業網點建設促進就業。加快重點商圈、特色街區、旅游觀光、文體休閑、藝術活動等商業網點重要載體建設,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業態多元、富有漳州特色的商業街區,促進消費增長,提高城市活力。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錯時經營,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在場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預留夜間攤點群經營網點在固定劃線范圍內規范擺設。 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實施“十個一批”擴崗行動。適當延遲錄用接收,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招聘(錄)考試。鼓勵高校畢業生到村居、社區就業,開發200個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增加見習崗位,安排700個見習崗位吸納高校(含技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并優先留用。開發250個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困難家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退役大學畢業生士兵。 穩定崗位保就業 ?推動市職教園區建設,鼓勵縣級職業技能教育資源融合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穩就業。推進公共實訓基地、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職業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市職教園區建設,鼓勵縣級職業技能教育資源融合,加強項目策劃,積極爭取上級投資計劃。加大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力度,抓好古雷開發區、臺商投資區職業技能提升中心建設試點。持續實施漳州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重點群體培訓。 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穩就業。支持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采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系。 兜底崗位保就業 ?開發一批消殺防疫、保潔環衛等臨時性公益崗位 公益性崗位兜底保就業。實施民生兜底專項行動,開發一批消殺防疫、保潔環衛等臨時性公益崗位。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在項目建設中吸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群體就業,拓展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等就近就地就業機會,調整420個扶貧公益性崗位,幫助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就業。 安排就業專項資金保就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就業狀況和就業工作目標,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扶持公共就業服務等促進就業工作補貼。(閩南日報記者 蘇奕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