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導則》發布 南平水美城市建設為全國提供樣本 8月2日,由南平市委、市政府主辦,省委改革辦、發改委、省委黨校指導的“兩山”理論實踐與創新高峰論壇在潭舉行。本次論壇恰逢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發表15周年、福建“生態省”戰略實施20周年和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評估驗收之年,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集眾智聚合力,高位謀劃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全方位推動南平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超越,打造美麗中國的地方樣本,為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更多的創新經驗和實踐案例。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雷春美,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劉旭,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南南合作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劉平均,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張紅武,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原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干事何昌垂,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溫鐵軍,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管理系主任、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薛領,袁毅、羅志堅、黃健平、伍斌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活動。 受省委書記于偉國、代省長王寧委托,雷春美代表省委省政府在會上致辭,她說,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的孕育之地和踐行之地。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生動實踐,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省”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又親自為福建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藍圖。現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早已深深印刻在八閩大地、印刻在福建干部群眾的心里。作為福建的生態大市,南平始終把綠色發展、生態文明作為行動綱領,創新實踐“兩山”理論,主動融入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希望南平繼續走特色鮮明的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探索可復制推廣的“兩山”轉化模式,為推進生態省建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南平貢獻。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全面總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效,評估分析南平綠色發展創新實踐,催生更多的生態文明創新成果,確保生態美成為南平、成為福建的永續優勢。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宋常青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加以推進,從理論到實踐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民族基業永續發展提供了理論武器和基本遵循,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南平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走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綠色經濟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創造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希望南平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探討研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新模式,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再創佳績,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打造綠色發展、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板”。 袁毅代表論壇主辦方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為中國走進生態文明新時代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南平始終把率先踐行“兩山”理論作為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按照福建省委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戰略部署,系統謀劃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構建了以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為目標、以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為支撐、以“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項創新為動力、以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為導向的綠色發展體系,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新路。南平綠色發展深入人心,不僅有望山見水的美麗鄉愁、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更有充滿活力的生態經濟、前景可期的綠色金庫,城市的影響力、吸引力和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正在不斷提升。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理論,傳承創新基因,弘揚改革精神,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在回答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時代命題中勇毅前行,為建設美麗中國、推動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貢獻南平智慧和力量。 會上,劉旭與袁毅共同發布《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探索研究報告》,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王志強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伍斌共同發布《水美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導則》。林毅夫通過視頻連線作《當前內外經濟形勢下的生態文明與我國的高質量發展》主旨演講,張紅武、劉平均、溫鐵軍、薛領分別作題為《水美——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兩山”理念、“三個轉變”思想,引領南平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戰略下的鄉村治理》《踐行“兩山”理論,重塑經濟地理》主旨演講。 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領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參事室、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數字中國研究院等有關領導、專家學者,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和有關省市(區)代表,部分央企、民企以及中央、省級媒體代表共300余人參加會議。(閩北日報記者 盧國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