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湄洲灣跨海大橋跨聯十一路連續梁建設現場。 本報記者 蔡昊 攝 加快大橋架梁 跨聯十一路連續梁合龍后,40米預制梁將由此運入海域施工區,為跨海大橋海域部分架梁、橋面系、鋪軌等施工創造了條件。大橋轉入架梁等上部施工階段。 昨日凌晨5點,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首個連續梁——跨聯十一路連續梁順利合龍,為跨海大橋后續架梁、橋面系等上部施工奠定了基礎,也標志跨海大橋由以樁基等下部結構施工為主轉入架梁等上部施工階段。 湄洲灣跨海大橋是新建福廈高鐵莆田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連接城廂區靈川鎮青山村和泉州市泉港區,總長約14.7公里,海域部分長10公里,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此次合龍的跨聯十一路連續梁位于青山村,采用“70米+125米+125米+70米”雙跨形式布置,全長390米。 7月28日下午5點多,在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登上離地20多米的連續梁梁面。該連續梁采用掛籃施工工藝,等待澆筑的橋梁部分已安裝好模板,工人們進行澆筑前的最后檢查。29日凌晨1點,連續梁正式啟動合龍澆筑。臂長50多米的天泵將混凝土灌入待澆筑的橋梁部分,施工人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經過約4小時的緊張施工,該連續梁順利合龍。 湄洲灣跨海大橋陸地段現場副經理孫光亮表示,跨聯十一路連續梁緊挨項目梁場,合龍后,40米預制梁將由此運入跨海大橋海域施工區,為跨海大橋海域部分架梁、橋面系、鋪軌等施工創造了條件。為克服疫情影響,工區項目部按照公司“大干一百天,抗疫保生產”五比五創勞動競賽的工作要求,超前規劃、科學組織、周密部署,在確保安全條件下,迅速形成“大干快上”氛圍,目前已將項目上半年因疫情延緩的施工進度趕回來。(湄洲日報記者 鄭已東 見習記者 溫露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