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建設普惠金融體系,重點要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成立以來,龍巖市傳承紅色金融基因,積極推進金融扶農、扶小、扶弱。 緊盯薄弱領域金融供給、金融服務難點問題,圍繞小微企業融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綠色金融、數字普惠等方面,龍巖市通過深化林業金融服務、鞏固提升“三農”綜合保險、優化扶貧再貸款整村推進模式等品牌項目,開展“增信擴面降成本”“小微企業首貸行動”等專項活動,精準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普惠金融改革。 改革破題。年初以來,全市創建了110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試點村”,2438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設立182個普惠金融工作站,并選派616名金融機構業務骨干到137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社區和鄉村振興示范村擔任金融助理。 多點突破。通過加大支農支小扶貧再貸款投放力度、舉辦產融對接會、大力推進企業無還本續貸、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投入、持續推廣“扶貧保”農業保險、探索建設龍巖普惠型銀行等舉措,著力構建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長效機制。截至5月底,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374.05億元,同比增長17.4%,位居全省第一位,創7年來歷史新高,較年初增加207.3億元。 創新引領。制定實施《“三農”綜合保險“龍巖模式”鞏固提升實施方案》,積極打造“一特色產業一信貸模式一保險產品”模式。持續推廣“普惠金融卡”“惠林卡”,大力扶持農戶和小微企業發展。 提質擴面。探索整合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組建融資擔保集團;市屬龍盛融資擔保公司、區屬龍津擔保公司與多家銀行建立了風險共擔機制,銀擔風險采取2∶8比例分擔;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推出“金稅保”“惠農保”“科技保”等系列“見貸即保”產品,為“三農”、小微企業減負出實招,累計為234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擔保金額10.4億元。 據悉,下一步,龍巖市將重點推進普惠金融服務網絡建設,拓展服務功能、服務渠道:線下建設普惠金融服務中心,集成“投資、融資、金融糾紛司法調解、金融扶貧、民間借貸登記、政策咨詢”等服務功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最多跑一趟”的普惠金融“一站式”服務;線上建設數字普惠金融平臺,實現線上信貸撮合、金融支付、產品宣傳和在線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民間借貸登記等功能,與線下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實行統一管理、運營,建設完成后可實現“線上+線下”普惠金融服務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