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林劍冰 鄭志忠 謝慶勝)去年以來,莆田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圍繞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強產業、興城市、惠民生、優生態、保穩定、重黨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 牽住“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這個牛鼻子,美麗莆田建設取得新成效。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財政總收入增長0.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今年上半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7%。 招商結碩果 大唐5G項目落地建設,總投資56億元;永榮丙烷制丙烯成功簽約,總投資396億元……今年以來,莆田市共對接項目238個,其中產業類項目171個,總投資1692.4億元。 “堅持項目為先、項目為基、項目為要,把開放招商、項目帶動作為是市委、市政府一號工程。”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說。 以更健全的機制推動招商。莆田市建立了“開放招商領導小組+五條戰線招商組+七個縣區”三級聯動和“五個一”工作機制,同時制定全市統一招商畫冊,強化招商信息共享,突出分工協作,為開放招商提供有力的主體支撐。 以更一流的環境服務招商。莆田市在政務服務環境、產業發展環境、法制信用環境等方面下足功夫,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推行“自己批、網上辦”審批服務新模式,建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持續簡政放權。目前,“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事項達到99.9%。 以更優質的服務保障招商。莆田成立市、縣(區、管委會)、園區三級企業服務中心,完善調度機制,為前來投資興業的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推動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為提高招商項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莆田市采取政府采購的形式,邀請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招商項目進行深度策劃包裝。以文旅產業為例,目前已在資源、政策、市場和環境等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篩選并策劃出20個重點招商項目。 產業補鏈條 在莆田秀嶼區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永榮科技己內酰胺(CPL)項目二期工程、三棵樹高新材料綜合產業園項目進入土地平整階段。在仙游縣楓亭鎮,華峰綠色纖維工業園項目在加緊施工…… 三棵樹高新材料綜合產業園項目一期用地面積約650畝,投資約15億元,規劃建設車間21個、倉庫16個、輔助設施建筑10個,計劃年產涂料143.5萬噸,產值108億元。 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面朝湄洲灣,緊挨著秀嶼港,是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區。從永榮科技己內酰胺(CPL)到中錦新材料聚酰胺6(PA6)切片,再到永榮丙烷制丙烯,這里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鏈條越來越長、越來越集聚。 眼下,莆田市正在謀劃實施“343”重點產業發展計劃,做優鞋服、工藝美術、食品等3個傳統優勢產業,做強新型功能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等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生命健康等3個未來產業。 以永榮、華峰、三棵樹等新型功能材料項目為龍頭,莆田打造千億級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華佳彩、福英泰科技、大唐網絡等電子信息項目為龍頭,莆田建設新型顯示、集成電路、5G設備、電子元器件、終端結構件等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省唯一的平臺經濟示范區,莆田已有56家平臺企業,去年累計交易額超1000億元。隨著物泊科技貨運、豆訊科技等平臺的做大做強,莆田平臺經濟向萬億級規模進發。 平臺再升級 在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媽祖健康城,媽祖重離子醫院項目正快馬加鞭建設,兩岸生技產業園已經封頂,瑞仕國際潛力少年綜合中心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去年底,國臺辦批復同意在莆田市設立“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這是全國首個生技和醫療健康類對臺經貿合作載體平臺,總規劃面積約168平方公里,核心區13平方公里,包括一心(媽祖健康城)、兩島(忠門半島、湄洲島)、三組團(高端醫療組團、現代康養醫旅組團、生物制藥與智能醫械制造組團)。 媽祖健康城是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的核心載體,各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得益于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的體制優勢。 不久前,莆田市出臺了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把開發區當作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以6個園區為主體,優化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實施園區改造提升“十個一”工程,提升配套能力創新體制機制,并推動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試點先行。 根據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實施意見,莆田市將按照“一縣一區、一區多園”布局,落實“多規合一”,科學編制全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開發區的數量規模、空間布局、產業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構建“大園區+小城市”公共服務網絡,推進產城融合。 按照“一區多園”原則,全市所有工業園區整合并入,或委托省級及以上開發區統一管理。其中,國家級開發區重點發展1個首位產業和2至3個主攻產業,省級開發區重點發展1個首位產業和1至2個主攻產業,推動形成“一個縣(區、管委會)一個千億產業、兩個500億產業”的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