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我市將大力實施“1144”工程,重點扶持篩選的188家重點工業企業,促進制造業優勢企業達產滿產,加快推進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企業達產滿產。落實企業增產增效用電獎勵、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參與電力直接交易等政策措施。加大推進產業龍頭、高成長企業培育,實施100個工業新增長點企業項目、新增新上100家規模工業企業計劃,鼓勵企業規下轉規上,抓好存量規上企業穩產超產。推動產能發揮較好的企業穩定生產、多做貢獻,對產能恢復較慢的企業,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問題,促進企業提升產能、盡快達產滿產。發揮產業聯盟協會及工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加強分類指導推進。石油化工方面,重點推動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達產量產,加快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等項目建設,推動石化全產業鏈發展。食品產業方面,落實好“食品產業8條”措施,做大做強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打造中國食品名城升級版。裝備制造方面,大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加快建設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園、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特殊鋼鐵方面,重點發展冷軋鋼板,推動從建筑用鋼向家電、石化、汽車用鋼等高附加值的生產性用鋼轉化。電子信息方面,著力發展芯屏產業,柔性顯示、化合物半導體、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領域。新能源方面,加快漳州核電一期、云霄抽水蓄能電站、LNG等項目建設。新材料要加快布局化工新材料、復合纖維、功能涂層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生物醫藥要做大做強片仔癀產業,重點發展老字號中成藥、特色中藥材以及中藥制劑(飲片)。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加快兌現“民營企業18條”“中小企業9條”“鐘表8條”等政策措施,實施10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引導傳統產業利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升級改造和“機器換工”。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實施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建設一批智能制造樣板車間、數字化工廠。 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在已組建鋼鐵、食品等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基礎上,再高標準建設一批產業研究院、創新平臺、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企業享受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科技創新券補助。推進工業互聯網“一三百千”工程,加快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傳統產業。 推動項目建設和引進。加快實施100個投資億元以上在建工業項目建設,力促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奇美化工、中科智谷等重點項目早竣工早投產。 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支持開展特色產品專場線上直播、網上展銷、項目供需對接“手拉手”活動,鼓勵企業參與省內外項目公開招投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獎勵。加快消費提質擴容,舉辦系列促銷推廣活動,為企業擴大生產提供市場容量。鼓勵企業原料供應由原來國外配套轉國內、省內配套,市場由出口轉內銷,增加協作配套和互采互購。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完善優勢企業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優先配置信貸資源、增加資金供給。對有市場、有訂單但暫時出現資金困難的企業,不抽貸、不壓貸,全面推行“連連貸”“無間貸”“無還本續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各類債券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閩南日報記者 蘇奕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