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政府召開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2017年底貧困戶、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退出后無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2019年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8274.21元(含轉移性收入),200個貧困村平均村級收入達到31.72萬元。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新冠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因疫因災返貧致貧?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減輕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在貫徹落實好省里“十九條”的基礎上,結合福州實際,制定出臺《福州市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條措施》,通過拓展線上銷售、開展消費扶貧、設立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專柜、網紅帶貨、增設公益性崗位、給予穩崗補貼等措施,進一步強化政策疊加效果,鞏固貧困戶增收勢頭。 全市聚焦“四個不摘”,不斷完善穩定脫貧的幫扶機制。堅持持續攻堅和鞏固成果“兩手抓”,對有發展條件的貧困戶用產業“帶起來”,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用就業“扶起來”,對特殊貧困群體用保障“兜起來”,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我市已連續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對設區市黨委、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下一階段,我市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下“繡花”功夫,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