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德老師正為小蔡輔導課業 “來,跟音樂一起唱,兩只老虎,兩只老虎……”上周末,蔡志德老師又一次來到了蔡金來的家,為蔡金來的兒子小蔡“送教上門”。 今年10歲的小蔡是漳浦縣舊鎮鎮寨內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早產,造成輕度腦癱,左手和左腳無力,連簡單的站立行走、握拳寫字都無法做到。平時父母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外出務工,只能由年邁的奶奶照顧,無法到校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學習。為響應漳浦縣教育精準扶貧的政策,作為寨內小學老師的蔡志榮和蔡志德兩位老師便主動承擔起“送教上門”的工作。 “我們每周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定制了教育教學計劃和方案,采用實物演示、游戲互動等方法,寓教于樂,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盡最大可能開發孩子的潛力。”蔡志德介紹,他們兩個是從2019年秋季開始掛鉤免費服務的,每周兩次上門,一次開展兩節功課,內容包括簡單的文化知識、音樂、繪畫等,此外還有康復訓練、日常語言交流等。雖然這學期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復學比較遲,但是為了孩子能有更顯著的進步,他們經常放棄雙休日休息時間上門補缺補漏,為小蔡彌補因為不能到校學習生活而失去的一份快樂。 “雖然很辛苦,但非常有意義!”蔡志德表示,“送教上門”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吃苦是難免的,不過為了孩子能早日跟上其他孩子的步伐,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過兩位老師近一學年來的輔導,小蔡目前已經掌握簡單的數字,字也寫得非常工整,還學會了比較大小等數學問題。同時,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認知能力、適應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長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學校和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近年來,漳浦縣將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助力教育脫貧攻堅等緊迫任務擺上突出位置抓緊抓實,圍繞各級黨委、政府關于打贏扶貧攻堅戰、鞏固扶貧成果的要求,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建立健全涵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資助體系。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斷推進扶貧助學工作開展,惠及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努力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要求各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要通過福建省建檔立卡等學生信息比對系統進行比對確認,比對系統基礎數據來源為各縣級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的數據庫。 截至目前,該縣2020年春季學期教育資助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中職教育等各個學段以及少數民族貧困生共計7126人,資助金額近49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