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6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通訊員 吳小薌 葉建寶 陳錫銘) “我們今年第一季度產值比去年增長了20%,現在幾乎每天都在趕貨,都要加班到晚上10點……”天地星是泉州開發區一家專業的數字通信接收設備制造企業,每年生產1000多萬臺機頂盒,其中95%外銷。 在泉州開發區,有一部分像天地星這樣的新型顯示數字企業,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精進的研發技術,在疫情之下仍逆流而上。 在國內直播衛星接收機領域,天地星雖處于產業制高點,仍不斷推進技術革新和新產品的研發儲備,能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研發出100多項產品。泉州天地星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思堂告訴記者,近三年來,天地星已累計向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3000多萬臺機頂盒,滿足超過3000萬戶家庭接收外界事物、文化以及娛樂等方面的需要。 同樣,在泉州開發區內,曾經提供代加工和結構件服務的福建銳馳集團也將發展的目光犀利且精準地投射在新型顯示數字產業上。決定進軍智能光電顯示領域后,銳馳用幾年的時間攻克了4K短焦0.19投射比鏡頭技術,實現短焦鏡頭關鍵元器件的國產化,“這意味著,我們的投影儀能在更近的地方投射出全面且清晰的影像,在技術上是一大飛躍”。據銳馳副總經理吳德福介紹,該技術的研發,讓銳馳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家、中國唯一一家生產制造真4K(分辨率4096×2160)超短焦激光鏡頭的企業,成功從傳統制造業轉型成為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品牌運營能力的“制造+互聯網”企業。 數字經濟無疑是泉州開發區搶灘布局新經濟的一張“王牌”。今年以來,泉州開發區引進了7個數字產業項目。而早在去年年底,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就與京東云、科復時代三方簽約,在開發區打造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園,通過集中引進新型顯示領域頂層產業資源,與區內的相關企業共建互補,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鏈。 目前,京東與科復時代的全資子公司已完成注冊,京東與科復時代的本地工作團隊常駐泉州開發區2.5產業園辦公。泉州開發區也為此專門成立“京東項目辦”,與京東、科復時代對接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產業園龍頭項目“四個中心一個研究院”(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集聚中心、服務中心、創新中心、內容中心、技術研究院)建設。 “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的建設,對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泉州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開發區將加快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步伐,充分利用京東的數據資源,策劃生成一批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基建的數字經濟產業項目,同時積極引入新型顯示上下游及服務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泉州還成立了數字經濟產業聯盟,首批21家成員集體“云簽約”,計劃三至五年內打造百億產值的產業鏈,力爭五到十年打造成千億產值的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未來,泉州開發區將進一步推進產業數字化,以數字化賦能紡織鞋服等傳統產業,搶灘布局新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