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五批省派駐松溪縣渭田鎮潘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煒 “老媽,你又上公眾號啦!”在上海工作的潘墩村年輕黨員李敏欣喜地與媽媽李莉在微信上聊天。她們口中的“公眾號”,就是如今小有名氣的“家在潘墩”。 2017年底,林煒從省委辦公廳下派到松溪縣渭田鎮潘墩村。初到潘墩村,他深感資源匱乏、人才外流嚴重制約了當地發展。 他決定從強黨建入手,逐步凝心聚力。半年內,“無煙會議”“黨員門牌”“主題黨日”等紛紛推行,渙散慵懶作風逐漸扭轉。潘墩村84名黨員,在縣外的幾乎占一半。林煒創建了集黨建風采、風土人情、電子商務功能于一體的微信公眾號“家在潘墩”,通過“移動黨建”,提高黨員學習質量,把各方力量聚攏到黨組織周圍來,潘墩村被評為南平市“紅星村”。 “互聯網+”經營模式讓村里的優質農產品從大山深處走入城市居民的視野。“家在潘墩”2018年首期促銷活動成交量550單,收入59580元;2019年參展“5·18”海交會,“菌菇皇后”黃金菇等特色農品驚艷亮相;2020年春節前夕,向武夷集團等企業單位銷售700多份農產品禮盒,金額超11.5萬元。“家在潘墩”商城負責人董美娜說:“從來沒想過,家鄉的這些土特產,有朝一日還能銷往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甚至漂洋過海賣到國外呢!” 通過“家在潘墩”這個自媒體平臺,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鄉親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更愿意回歸故土、反哺故鄉。潘墩“留根路”由旅廈鄉賢蔡氏兄弟投建,項目投資近200萬元,全長1633米,寬6.5米,安全防護、路燈綠化、休閑廣場、節能公廁等配套一應俱全,獲評全國“農村四好示范路”。 “林書記常對我們說:扶貧先扶志、‘輸血’變‘造血’。在他幫助下,去年我考取了‘育嬰資格證’,有了這門手藝傍身,底氣越來越足,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貧困戶游女士感激地說。 兩年多來,潘墩村爭取到項目資金近千萬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林煒帶領村民闖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閩北日報記者 楊雪梅 張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