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謝艷荔)在建甌市東游鎮鎮區,貧困戶葉健甌位于國道邊的汽車服務中心招牌格外醒目。汽車維修、美容、更換配件、清洗打蠟……小店所有的工作都由葉健甌和妻子兩人完成。雖然辛苦,但夫妻倆任勞任怨,因為能從偏遠自然村搬到鎮區,在家門口開間小店,對他們一家而言已足夠幸運。 葉健甌原住在海拔1200多米的盛地村半山自然村,距鎮區近40公里。他告訴記者,早年公路沒有完全硬化,村民們要想采買生活必需品,需挑上擔子,沿著崎嶇的山路走10公里到通汽車的地方,再坐1個小時車才能來到鎮上。山里物資匱乏,醫療條件差,再加上葉健甌的父母因為病、殘,均喪失勞動能力,讓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靠低保兜底和親友接濟。初中輟學后,葉健甌選擇到福州當學徒,學習汽車維修。 轉機出現在2016年,東游鎮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國定建檔立卡貧困戶葉健甌一家被納入搬遷名單?!版偡鲐氜k多次找到家里,告訴我們一人有2.5萬元的政府補貼,征求我們搬遷選房的意見?!比~健甌說。在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一一“把脈”后,鎮扶貧辦和國土、村建等部門提前介入,提出“聯戶共建”工作思路,對全鎮可建設用地和商品房進行摸底造冊,精心篩選出地理位置好、周邊基礎設施完善,又符合城鎮建設規范的金福、祥興、下屯等6宗地塊供貧困戶自由選擇。“通過統一的設計、承包、管理模式,抱團談判,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建設成本,減少審批手續,實現建房短、平、快?!睎|游鎮鎮長林武俊說。 為避免貧困戶因搬遷舉債造成新的貧困,東游鎮核算考量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采取“聯戶共建,省事適用”的方式讓大家花最少的錢住上新房。葉健甌一家三口人,每人有2.5萬元的政府補貼,基本無需額外出錢就住上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我們實現了當年建房當年入住新房,入住率、脫貧率均達到100%,讓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上,生活有保障?!绷治淇≌f,2016年以來,全鎮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共46戶175人。更可喜的是,以往身處大山,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大多守著毛竹和錐栗“討生活”,來到鎮區后,可選擇的就業崗位和機會也更多了。搬進新家后,葉健甌選準了國道旁的門面,利用5萬元貼息貸款開了一家汽修店,憑借自己在外學習的手藝,小店一年也有5萬多元收入?!案改改昙o大了,行動又不方便,搬到鎮上后我可以在家門口工作,既能照顧父母又能賺錢?!焙芸?,葉健甌成了家,從單獨打拼變為夫妻倆共同奮斗,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為了讓貧困戶“移得出、搬得進”,還要“穩得住、能致富”,建甌市配套出臺系列政策措施,保障貧困戶原居住地山林、土地經營權和已享受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兩不變”,就業、子女入學、民政低?!叭齼炏取?,建房有關辦證手續費、戶籍遷移手續費和辦證費、子女就讀轉學和借讀費用、入住廉租房的年租費“四減免”。此外,還通過加強技術培訓和提供就業崗位相結合,提升搬遷群眾的“造血能力”。據統計,2016年以來,建甌共有173戶608人實現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們跳出“窮窩窩”,踏上亦農亦工亦商的多樣化“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