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0日,市長梁偉新赴福鼎市開展“四下基層”調研,實地指導推進鄉村振興、環保問題整改、重點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營及防臺防汛等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信華參加調研。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許多產業薄弱村找準發展思路和項目,村民收入和集體收入不斷提高,發展信心越來越足。在貫嶺鎮西山村、松洋村、排頭村等地,梁偉新深入田間地頭,與村干部、群眾深入交談,詳細了解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情況,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他強調,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加強管理、生物防治等舉措,不斷提升茶葉、黃梔子等農產品品質,提高農業品牌認可度。在排頭村養老院,梁偉新詢問老人們飲食、住宿等情況,并叮囑有關負責人要加強規劃、擴大規模、完善硬件、提升服務,廣泛發動愛心人士開展志愿服務、物品捐贈等活動,致力打造出一所標準化、規范化的鄉村養老院,提高老人生活品質。 針對產業薄弱村如何發展,梁偉新主持召開座談會,與貫嶺鎮、村干部及有關部門交流探討發展思路,聽取多方意見和建議。他強調,要提升發展理念,從單純要資金向要政策、機制、項目轉變,探索更多有效的模式舉措,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要強化招商引資,策劃培育更多縣、鄉、村、戶互利共贏的優質項目,主動對接體育賽事、公司團建等活動,努力實現村民致富、集體增收。要抓好環境整治,制定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鄉村規劃,加快推進裸房整治、改水改廁、垃圾處理等工作,注重房前屋后、邊角路沿等細節,推動鄉村建設更美麗、更宜居。要提高治理能力,通過村兩委帶動,引導群眾共同建設、愛護自己的家園,提升鄉風文明水平。要廣泛凝聚合力,發揮部門職能,幫助村兩委出謀劃策、引進培育項目、解決短板弱項,大力支持鄉村建設發展。貫嶺鎮要發揮地域交通優勢,努力打造物流集散地、貿易集散地等“大產業”,進而融入中心城區發展大局。 在店下鎮紫菜、海帶加工企業,梁偉新認真檢查了污水管網、加工設備等,并強調要增強環保意識,嚴格按照環保要求立行立改紫菜及海帶加工行業環境污染問題,規范企業廢氣廢水排放,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同時,要把生態環保治理過程變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抓緊制定完善近岸海產品加工廢氣廢水排放標準和管理辦法,引導企業立足長遠打造自動化生產線,努力實現海產品品質整體提升。 重點項目建設是疫情期間強動能、穩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友力化油器、鼎盛鋼鐵項目現場,梁偉新聽取有關負責人匯報。他強調,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按照既定時間節點建成投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要優化廠房設計,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積率;要加強護堤綠化,將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有機結合。在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A3標段工程現場,梁偉新強調,要在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的同時,精心打造特色服務區,重點發展好配套餐飲服務及伴手禮銷售產業,進而以點帶面拓展培育住宿、觀光等多領域服務產業。他還實地走訪了福建忠和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并提出相應要求。 調研中,梁偉新還察看了龍安楊岐海堤防臺防汛準備情況,并強調要加強水利和應急部門銜接,提前制定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推進海堤周邊環境整治及漁港規劃建設等,以最充分的準備扎實做好臺風期和汛期到來各項防御應對工作。(閩東日報記者 鄭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