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旅游行業(yè)迎來寒冬。即使當前各行各業(yè)已逐步復產,景區(qū)陸續(xù)開放,但作為行業(yè)中的重要一環(huán),旅行社“開工”還并不明朗。在沒有游客、沒有團的日子,泉州的旅行社都在做什么? 泉州網4月29日訊 (記者 郭雅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旅游行業(yè)迎來寒冬。即使當前各行各業(yè)已逐步復產,景區(qū)陸續(xù)開放,但作為行業(yè)中的重要一環(huán),旅行社“開工”還并不明朗。在沒有游客、沒有團的日子,泉州的旅行社都在做什么? 連日來,記者采訪了我市部分旅行社經營者和導游后了解到,雖然行業(yè)進入休眠期,但他們也未放松,或趁疫情期間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或緊抓時機轉戰(zhàn)線上直播銷售平臺,苦練內功、花樣自救成了他們靜待行業(yè)復蘇的重要法寶。 培訓學習不停 金牌導游苦練內功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去的幾個月,許多人處于宅家的狀態(tài),游客“宅”了,導游也只能跟著“宅”。 “過去這幾個月,我是‘零’團的狀態(tài)。”作為國家金牌導游,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的楊遠彬迎來了他從業(yè)以來最難的一段日子——收入驟降,每天“宅”在家里看書和查閱相關資料。 不僅僅是楊遠彬,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導游很“閑”。“雖然大部分人宅家,但是漸漸地,也有些人開始轉型,有賣水果的,有賣乳膠枕的,也有做外賣的,多數都是朋友圈‘帶貨’……”楊遠彬說,他仍然在學習、培訓。“以前都忙著帶團,沒法沉下心來,趁機好好沉淀提升自己,為沖擊國家高級導游證考試留有一個良好的緩沖空間,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楊遠彬告訴記者,除了備考國家高級導游證外,他還承接了一些高校和文旅單位的培訓課程,希望通過授課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 建平臺、線上走 旅行社顛覆傳統思維 導游們忙著“帶貨”和自我提升,旅行社則忙著轉型升級。 作為旅游行業(yè)中重要的主體之一,旅行社在此次疫情中受創(chuàng)嚴重,“‘零收入’不說,每個月還要負擔40萬—50萬元的人工成本,不自救是不行的。”泉州建發(fā)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楊巍告訴記者:“我們的‘自救’手段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是‘建平臺’,一個是‘線上走’。” 所謂“建平臺”,就是整合旅行社及導游手中的行業(yè)資源,搭建網絡銷售平臺。“我們打造了一個名為‘全域旅游生活購物平臺’的線上商城,用于訂酒店房間,銷售景區(qū)門票、旅游伴手禮,不日即將上線。”楊巍說,“而‘線上走’則是我們作為傳統旅行社的一次嘗試,我們與永春、石獅的景區(qū)及文旅部門一起合作,邀請旅游界的網紅大V作為主播,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帶領線上游客走進景區(qū),體驗全新的旅游方式。僅石獅場就吸引了20萬人次‘圍觀’,效果出乎我們預料。” 同樣聚焦網絡銷售平臺的還有泉州文都旅行社創(chuàng)始人郭霖,她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我們注冊‘泉州旅游網’這個公眾號時,就醞釀著傳統旅行社的升級之路,但由于日常業(yè)務繁忙、線上產品研發(fā)滯后等綜合因素,我們的計劃一直擱置。趁這次行業(yè)停擺,我們重啟了這個轉型之路,迅速對接線上銷售平臺,建立自媒體線上直播銷售等轉型平臺,借助平臺另辟蹊徑。”郭霖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她所在的旅行社將不斷完善自己的行業(yè)IP,把重點放在定制旅行、小眾旅行、素養(yǎng)旅行、直播帶貨等銷售方式上,進一步顛覆傳統旅行社的思維,重塑行業(yè)的商業(yè)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