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正興醫院援鄂醫療隊共有24名醫護人員,他們來自醫院急危重癥醫學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中醫科、感染性疾病科、神經內科等,其中有精通業務的科主任,有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護士長,有多次報名的“男”丁格爾,也有沖鋒在前的黨員等。 在援鄂戰“疫”中,他們踐行了工人先鋒號“一流工作、一流服務、一流業績、一流團隊”理念,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使命,彰顯了正興人勇與愛、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弘揚醫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精神,展現了正興人精神和風采,為湖北人民作出極大貢獻,為國家作出積極貢獻,得到福建省衛健委及其他醫院的認可與贊賞。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正興醫院援鄂醫療隊帶著市領導、市衛健委和院領導的殷殷囑托,迎難而上、敢于擔當,不懼艱險、不畏生死,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執甲出征,成為患者的“守護神”。 2月4日,漳州正興醫院抽調4名護理人員隨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赴福州集結,參加省援鄂醫療隊逆行武漢支援戰“疫”。 2月20日,正興醫院再次抽組的20名醫護骨干與市第三醫院20名醫護人員組建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參與組成福建省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飛抵武漢。2月24日接管金銀潭醫院綜合四重癥病區。3月3日,輪班制統管綜五病區,直至3月31日離開武漢,共計在漢41天(金銀潭醫院工作37天),所接管病區患者共134人,其中危、重癥36人(最高年齡94歲,平均年齡79.5歲),治愈出院96人,轉科8人,實現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復陽和零返回。 在援鄂期間,他們以“科學救治,防護為先,不辱使命,平安而歸”為口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的重要部署,展現福建醫療隊精神,與武漢人民、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并肩作戰,科學有效開展救治、護理工作。在醫療診療救治上,全體隊員認真學習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診療方案》,做到科學、規范診療;開展多學科協作診療(MDT),做到危重癥患者一人一方案,同心協力,多專科監管,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效率;開展床旁重癥超聲、血流動力監測評估、呼吸力學評估、俯臥位通氣、早期肺康復、深靜脈血栓防控、中醫診療等工作;參加6項國家級臨床試驗,申請并通過兩項回顧性科研項目,最終取得“住院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診療護理零事故、收治病患零投訴、治愈人員零復發”佳績,做到臨床科研雙獲益。 在護理上,護理人員發揮互幫互助、積極作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團結協作精神,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實行功能制與責任制相結合,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用專業技能及愛心,詮釋了“保存生命、減輕病痛、促進康復”的護士職責。實施護理中,由于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厚厚的手套,特別是在靜脈輸液、動脈血氣采集、翻身、約束、管道護理、壓瘡護理、基礎護理、終末消毒等方面增加了護理的難度,但她(他)們沒有氣餒及妥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就如何節能、有效護理進行了小革新,采用有限資源制作了約束手套、廢紙盒套垃圾袋、利用護理墊省力翻身等多項舉措,優化護理程序,使護理工作更有序、高效、便捷。截至3月31日累計護理工作量:俯臥位通氣246人次,中心吸氧430人次,動脈血氣采集120人次,血氧飽和度檢測2296次,檢測血糖1025次,翻身拍背124人次,病房消殺12300次,更換醫療垃圾4920次,裝運病人檢查328人次。 為此,正興醫院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獲得金銀潭醫院“榮譽職工”的光榮稱號,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全部被中共東西湖方艙醫院臨時委員會和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授予“先進標兵”稱號,2名隊員火線入黨。 (閩南日報記者 邵愛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