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條公交線路下周六起分批調整 其中優化16條、終止7條、新增2條 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施赟)前日,記者從市交通局運輸發展中心獲悉,為進一步優化廈門公共交通供給結構,提高常規公交運行效率,市交通運輸部門研究制訂了廈門2020年度第一批常規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方案,自本月18日起,將分批調整25條公交線路,其中優化線路16條、終止7條、新增2條。 據悉,此次調整的公交線路包括:845路、859路整合為859路(一農公交場站-枋湖長途車站);846路由嵩嶼公交場站改至六中東渡校區始發,線路號更改為23路(吉家家世界總站-六中東渡校區);850路改經興港路京口段運行;857路由溪頭下公交場站改至報業大廈始發;取消880路、882路;取消651路,配套調整109路的計劃發班間隔為高峰3分鐘-4分鐘一班,平峰7分鐘-8分鐘一班;658路由五顯公交場站改至樂海公交場站始發,并調整為大站快線;結合954路、994路的整合方案,調整929路由龍舟池改至集美學村2站始發;22路、135路整合為22路(石湖山公交場站-廈大學生公寓);結合22路、135路的整合方案,配套調整301路為常規線路,線路號更改為14路,并調整首末站和線路走向;51路由輪渡公交場站改至廈港公交場站始發,并改經湖濱北路、白鷺洲路運行;85路由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改至蓮花三村始發;128路由高林居住區改至五通泥金公交場站始發;結合128路的調整方案,配套新增13路(五通泥金公交場站-綏德路口)。 市交通局運輸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廈門實際情況,今后將繼續采取優化調整公交線網、提供定制化公交服務等措施,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架、以常規公交為網絡、三者有效接駁換乘的公共交通體系,盡量滿足絕大多數乘客的出行需求。希望社會各界持續支持,積極建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