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4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這個春節,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始終有排班人員在忙碌。作為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他們需要確保全年365天、24小時工廠生產正常進行,以滿足客戶的代工需求。 2月10日,企業正式復工。隔天,聯電集團官方發布公告,將通過子公司參與聯芯增資,協助企業擴產。 業內人士分析,聯電公司增資,一方面是對廈門發展環境的認可和對聯芯前景的信心。雖然行業先期投入高、回報周期慢,但聯芯現金流為正,度過折舊年限后,很快就能夠實現扭虧為盈。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5G布局正在吸引著全世界IC企業的目光。 近段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資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巨大沖擊,外商投資觀望情緒明顯加重,全球跨國投資進一步萎縮。眾多像聯芯這樣的外資企業,堅持增資擴產,努力把各類不利影響造成的損失搶回來、補回來,更凸顯了福建實際利用外資在今年一季度迎來“開門紅”的來之不易。 來自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實際使用外資112.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完成全年目標34.7%,超序時進度9.7個百分點。 為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我省先后出臺了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26條和“加強版”28條措施。“這些舉措不僅著眼于解決企業眼下面臨的難題,更立足于落實國家深化改革開放系列政策,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推動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省商務廳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 幫助外資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省商務廳百名處級干部“一對一”掛鉤幫扶百大重點外資企業和60個重點促到資項目,省市縣三級聯動建立工作專班,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跨國公司財富縮水、利潤抽回、對外投資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一季度我省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增幅達5.3%。 根據疫情防控帶來的招商形勢新變化,福建及時調整年度招商活動計劃,精準開展在線招商、遠程招商、線上洽談等推介活動。 據統計,一季度全省通過“不見面”方式對接海內外客商超過3000人次,舉辦606場線上對接活動和54場“云簽約”活動,76個重點外資招商項目完成線上簽約,總投資510.9億元。 3月初,總投資500億元新臺幣的國喬泉港石化項目,在省領導的見證下,通過福州、泉州、高雄三地視頻連線完成簽約。項目計劃投資新建丙烷脫氫及聚丙烯項目,將輻射帶動上下游產品和相關行業發展,對我省石化產業補鏈、延鏈、強鏈起到重要作用。 臺灣國喬公司董事長楊品正說,國喬一直在大陸尋找合適的投資發展機會,選擇與福建泉州泉港合作,是看中泉港雄厚的石化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空間。近年來,福建推出一系列惠臺惠企政策舉措,不斷營造“親商、安商、重商、富商”的良好投資環境,更加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 政策工具和云端工具成為疫情下推動穩外資的有效舉措。良好局面的形成,更得益于各設區市對招商工作的一貫重視和此前奠定的良好基礎。 奏響抓招商促發展的最強音,2019年,廈門召開全球招商大會,一把手親自抓;福州也把2019年確定為“招商年”,突出產業鏈招商、突出技術改造招商,深化服務業招商。兩市在利用外資中的龍頭引領作用持續發揮。 穩住外資基本盤的同時,福建利用外資質量和效益也有了較大提升。 高技術產業成為引資新亮點。一季度數據中,全省醫療設備及儀器制造業同比增長42.6倍,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同比增長3.7倍,通信設備及配套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2.2倍,有力助推我省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服務業是另一重要增長點,一季度全省服務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4.7%,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五成以上。 疫情中,市民習慣的“出門買菜”被“等菜上門”取代,各大生鮮電商平臺線上訂單量激增。而身著綠色制服的樸樸送貨小哥的身影,被更多人熟悉。 生鮮電商迎來新風口,樸樸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也加快了增資的步伐,在去年底增資的基礎上,一季度到資超千萬美元。 “大量外資向服務業集聚,對推動我省彌補產業升級短板、增加高質量商品和服務供給發揮了積極作用。”省商務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 跨國公司持續看好我省經濟發展前景和市場增長潛力。在穩住港資基本盤的基礎上,部分發達國家到資增長較快。其中日本到資同比增長2.8倍,新加坡到資同比增長49.9%,瑞士到資同比增長15.8%。全省累計到資億元以上企業合計到資金額92.2億元,同比增長20.4%,一批外資龍頭企業已成為穩外資生力軍。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戴永務認為,福建擁有扎實的產業基礎及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外資外企在推動福建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等方面具備廣闊的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