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點對點”接回返閩返企農民工6.83萬人 開工率和到崗率居沿海省份前三名 東南網4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至3月22日,全省各級人社部門開展抽樣調查的12060家企業,整體員工返崗率為88.54%。根據人社部失業動態監測企業調查顯示,至3月23日,福建省開工率為92.68%、到崗率為81.02%,在沿海省份中居前三名。 “疫情不可避免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沖擊,我省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和農民工輸入大省,中小微企業占主導,農民工是從業人員的主體,穩企業穩就業面臨更大壓力。”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省千方百計打通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操作鏈,采取一系列精準有效的措施穩企穩崗,加速有序復工復產,取得階段性成效。至3月23日,全省累計包機(專線)87架次、專列(專廂)18趟次、專車2839輛次,接回返閩返企農民工6.83萬人。 為保障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重點企業用工需求,我省迅速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搭建疫情防護用品企業用工調度平臺,實施“一企一策、一日一調度”的保姆式用工服務。省定70家疫情防護用品生產重點企業在崗員工從2月17日的11827人增長到3月24日的29881人。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我省積極應對疫情給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帶來的影響,以更大力度推進就業扶貧。對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貧車間吸納當地貧困人口就業的,每吸納一個貧困人口穩定就業3至6個月的給予一次性補助2000元。加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幫扶力度,適當擴大崗位規模,延長補貼期限,并臨時增設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卡點值守等崗位,給予優先安置。目前,已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7623人。對疫情期間因外出務工受阻等失業致貧返貧的,分類發放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 在省際扶貧勞務協作方面,我省以寧夏、甘肅定西和臨夏“一區一市一州”為重點,健全機制、創新舉措,切實提高扶貧勞務對接成效。福州率先在全國定制4趟扶貧高鐵專列,與甘肅合作開通跨越2500公里、行程最長的農民工專列,免費接來甘肅省定西市3219名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745人,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輸轉1800名建檔立卡勞動力的扶貧任務,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人社部充分肯定。 同時,我省積極推進線上就業服務,通過手機“搖工作”、搭建“云招聘”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大力開展線上招聘,至3月23日,舉辦線上招聘活動378場,提供崗位信息49.35萬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