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醫院:研建港版“方艙”分流病人 醫護士氣良好 中新社香港3月26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醫院:研建港版“方艙”分流病人 醫護士氣良好 中新社記者 曾平 隨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近期每日以雙位數增長,香港公立醫院的負壓病床及病房使用率接近飽和。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林正財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特區政府正研究在醫院以外新建或尋找設施,以分流相對不需要大量醫療照顧或正在康復中的病人。 林正財表示,目前香港公立醫院整體運作壓力較大。這個想法與內地早前曾建設的方艙醫院有相似之處。真正需要醫生治療的病人留在醫院就醫,而上述兩類型病人則分流至醫院之外。林正財透露,港版“方艙”選址方面正考慮不同可能性,組裝屋和大型展覽中心均在研究范疇,有關設施會考慮隔離要求以及保障病人隱私。 香港公立醫院目前的負壓病床及病房分別有約1000張及約530間,使用率分別約為五成及七成。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說,隔離病床分為成人、小孩、深切治療部和急診室四類,大部分確診者使用成人病床。隔離病房則有單人、雙人和四人房。為安全起見,通常多人房也只收一名病人。另外,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在醫院等待轉移至隔離設施需時,期間隔離病床不可接收其他病人。上述原因令負壓病床及病房緊張。 陸志聰認為,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在源頭分流病人,社區看病的在社區診所測試,外地抵港的在口岸測試,然后只將確診病人送至醫院。他呼吁懷疑自己染疫但癥狀輕微的市民都先去社區診所,而非醫院急診室。這樣便能緩解壓力,讓醫院集中處理確診和情況嚴重的病人。他還指出,不同醫院之間也應互相幫忙及協調,如果床位松動就多收治病人。 陸志聰提及,為集中處理新冠疫情,醫院其他非緊急手術及服務約有半數暫停。林正財透露,醫管局正考慮將部分非新冠病人分流至私家醫院,相信很多私家醫院和私家醫生也會樂意幫忙。 雖然應對疫情仍面對挑戰,但香港醫護的整體士氣良好。林正財表示,疫情早期,很多醫院尚未習慣如何應對,現在熟悉之后醫院運作順暢很多,醫護人員的信心也有提升。加入照顧新冠病人工作小組的通常是內科醫生,但其他科的醫生也都積極參與。“大家都同心,因為見到政府都好努力做抗疫工作。” 陸志聰也表示,很多醫生自愿加入抗疫工作。跟隨包機去武漢接回滯留的香港居民,以及去檢疫中心工作等,都有醫生自愿參加。 近日,社交網絡流傳香港醫護拿著海報、呼吁市民堅守在家的照片。而為了給同袍打氣,東區醫院一幫醫生親自錄制了一首歌曲。這首歌旋律為舊曲,歌詞是全新創作,畫面則是防疫漫畫和醫生的工作照片。 陸志聰表示,這是十多名同事自發下班后利用幾個通宵完成的。他們有人處理版權,有人改歌詞。為減少群聚,他們分別在家使用手機錄歌。沒想到放上網后的效果非常好。 “我希望大家不要氣餒。”陸志聰說,雖然未來兩周疫情處于高風險期,但香港市民若繼續保持過去兩三個月的防疫意識,應可應對疫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