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后的騰趣電商給客戶發貨 (騰趣供圖)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困難,整體而言比大企業來得多。不過,泉州許多企業善于做好前瞻性準備,善于把握疫情下的發展機遇,轉危為機、逆勢上行。昨日,記者兵分三路,前往鯉城、惠安、泉州開發區,實地走訪中小微企業。 電商鏡頭 3月平均每日接單超8萬單 昨日,位于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福建省騰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中心,一派繁忙景象,客服人員在電腦前忙著對接客戶進行售前售后服務,美工人員精心設計銷售網頁,運營人員則商討著銷售活動、產品調度。整個辦公崗位座無虛席,絲毫感受不到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 “今年以來,我們的食品線上銷售訂單與往年相比大幅增加,甚至農歷大年三十晚上都有不少客戶下訂單。面對大量的訂單需求,我們積極發揮電商優勢,從正月初七開始安排員工就地上崗,在家上班接單。2月份疫情期間,我們旗下平臺日均訂單都能超過4萬單。3月份后再次翻倍,日均訂單已達8萬單。”騰趣電商總經理黃耀騰說。 訂單多了,疫情期間,產品供應如何跟上?黃耀騰告訴記者,他們不僅僅做線上銷售,線下還有7個全資或合資的食品加工廠和50多家代工廠。“我們的工廠分布在晉江、惠安、泉州開發區、漳州、廈門等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工人復工抓緊生產,同時與各代工廠加強溝通聯系,科學安排生產,等物流復工后即快速發貨,盡量保證疫情期間廣大消費者的食品消費需求。剛開始復工時比較困難,如今,所有的生產線已經全部開足馬力生產,積壓的訂單已基本消化完畢,兩三百款商品也恢復了正常供應”。 黃耀騰認為,疫情發生后,更多人開始線上購物,這對電商來說是一個發展契機。中國消費市場大,只要堅持把產品做到極致,企業一定有好的發展未來。接下來,他們將盡快在開發區建設一個新型企業總部、一個智能食品產業園,將外圍其他主體搬回來,同時將部分加工廠引進來,形成產業聚集優勢,孵化更多的食品加工企業,并進一步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泉州晚報記者 陳凌鷺 通訊員 葉建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