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香港科企推最高靈敏度檢測法 可提速篩查隱形病人 中新社香港3月5日電 (記者 曾平)總部位于香港的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具高靈敏度的新冠肺炎最新檢測技術,樣品中有一個病毒即可準確驗出。該公司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計劃無償捐獻該技術,希望協助提速篩查隱形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難點包括檢測不準確、假陰性率高,以及無法有效識別病毒載量低的無癥狀感染者等。新技術基于增強版熒光實時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ERT-PCR),每個反應只要有一個病毒就可以檢測到。相較一般的RT-qPCR方法,新技術的靈敏度可提高10倍。 “我們的方法是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方法。”于常海說,該方法在2003年“非典”疫情時發表過,眼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團隊重新研究該方法,發現對于新冠病毒同樣適用。 于常海使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新技術的靈敏度:在有著非常多魚類的池子中,其他檢測方法必需首先釣出幾十條或者幾百條魚,然后才可以將其擴增至看得見,但新技術只要能夠釣出來一條魚就可以。 于常海說,新技術檢測一次需3至4小時,可能比有的方法長一點,但其優勢在于靈敏度及準確度高,“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團體或者檢測機構,有能力做分子生物科技檢測的,公司都計劃無償給他們使用。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越來越多國家對于檢測病毒的需求急升。于常海說,首先會將新技術的中文版本及視頻示范等通過網絡分享,稍后也會翻譯成英文分享給世界。 他提到,若疫情在一個地方大規模暴發,無疑對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實際上,很多大學擁有非常優秀的分子生物、微生物科學家和實驗室,如果他們采用新技術協助篩查尚未確診的人士,就能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另外,如果大量的疑似病例,以及被隔離檢疫的人士能夠早點檢測,相信既能讓他們免于被歧視,也能釋除當地其他居民的恐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