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百姓福祉 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確定10大類37個項目,涵蓋教育醫療防疫等領域 廈門日報訊(記者 蔡鎮金)記者日前獲悉,《2020年廈門市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已印發實施。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共10大類、37個項目,涵蓋教育、醫療、住房、交通、城市提升、愛心廈門、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民生各領域,力爭通過項目的組織實施,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增強城市宜居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共37個項目,比去年多1個。這些項目聚焦民生痛點難點堵點和近期民生熱點。比如針對當前廈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提出了提升傳染病應急防控能力,推進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傳染病房、廈門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改造提升項目,多措并舉加快廈門疾控體系現代化。注重優質民生資源的供給,如將新增4.3萬個學位,新增2900張床位,新開工建設保障房8000套(間),向社會新開放35所中小學校運動場。注重民生事業的均衡發展,持續加大島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包括完成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土建工程,開工建設新體育中心、全面開工建設環東海域濱海旅游浪漫線三期等,推動更多優質資源向島外布局,著力解決跨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去年9月啟動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征集工作,共向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區、各部門、各管委會、各民主黨派征集建議600多條,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形成今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覆蓋了征集意見過程中群眾反映的關注熱點和訴求焦點。 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發改委要加強項目的統籌協調,各承辦單位要健全項目推進機制,狠抓質量安全和進度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今年為民辦實事各項任務辦得成、做得好、干得實。市效能督查辦將跟蹤督查,狠抓責任落實。 今年廈門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 1、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建成中小學30所、幼兒園26所,新增4.3萬個學位。 ●普通學校建設一批滿足隨班就讀學生需求的“資源教室”。 ●開通24小時學生心理援助熱線。 2、加快建設健康廈門,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 ●建成弘愛婦產醫院和一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完成馬鑾灣醫院、環東海域醫院土建工程,加快建設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市婦幼集美院區,新增編制床位數2900張。 ●提升傳染病應急防控能力,推進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傳染病房、廈門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改造提升項目;新增一批醫療救護車輛;組織開展800場應急救護公益培訓。 ●加快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高位嫁接國內頂級醫院,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醫療資源。 ●繼續做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當年簽約服務超過70萬人,鼓勵有條件的基層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簽約居民建立家庭病床,將簽約服務從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