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7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張哲昊 )“項目復工若存在任何困難,或者工人返崗需要申報,盡管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心盡力做好服務。”近日,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一期)項目施工現場,蘇平片區交通與建設工作組組長韓祥平對項目負責人林海如是囑咐。 據介紹,上述項目總建筑面積超3萬平方米,建成后每年可承載考力達2萬人,能夠開展駕駛證申領、外籍換證、駕駛人滿分學習考試等業務。 根據復工要求,項目部對進出場人員進行嚴格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為復工人員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每日進行4次體溫監測登記,并對辦公區域每日進行兩次消殺。“目前,項目共有34名工作人員進場復工。我們特意備好了600個口罩、2把體溫槍、50公斤消毒水,可滿足施工人員到3月為止的防疫物資使用需求。”林海說。 連日來,蘇平片區堅持“四個同步”(即同步建設、同步防疫、同步安全、同步服務),全力督導幫助在建重點項目盡快組織復工復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蘇平片區共有31個在建項目,其中30個項目已實現復工復產。 面對復工復產熱潮帶來的新挑戰,蘇平片區積極召開復工復產專題碰頭會和推進會,片區領導和相關處室結合企業行業特點、項目建設類型現場把脈會診,給予企業、參建單位全面政策和路徑指引,要求轄區內在建項目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盡快組織復工復產,確保一個不落。 同時,在防疫防控方面,蘇平片區全力組織各類復工復產所需的物資保障,及復工返崗人員的健康排查、疫情防控培訓等工作,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并定期開展有序管理、科學管理,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全力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嚴格按照要求,每日對工地進行全面消殺,包括宿舍、辦公室、廁所、食堂等區域。還備下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中廣核大唐海上風電輸送路徑電力管溝項目技術人員張明星說。 就在13日,蘇平路(壇西大道至環島路西段)項目正式復工。早在一周之前,該項目副經理練大春就已回到項目部,為節后復工做準備。 練大春告訴記者,項目部工人多來自福建省內,根據當時實驗區防疫工作規定,返崗工人必須填寫復工申請由片區統一報送審批。“片區及時和我們對接,確保工人順利返崗,并要求我們專車接送,做到和周邊村民‘零接觸’。”他說,在蘇平片區包組領導的點對點服務下,項目部對省內返崗工人進行隔離觀察,按時測量體溫,并針對制定返崗員工的健康檔案實行“每日一報”,確保能夠及時掌握各個項目的情況。 下一步,蘇平片區將繼續采取“分組包干”的方式,一對一、點對點組建工作專班,進一步走訪摸排,收集匯總項目問題清單,主動上門幫助項目參建單位解困,保持與在建重點項目同頻共振,攜手共克時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