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蘭桂坊:慌亂中的浪漫底色 中新社香港2月23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蘭桂坊:慌亂中的浪漫底色 中新社記者 阮微 霓虹招牌流光溢彩,音樂聲浪不絕于耳,開放式酒吧或俱樂部的門口,不同國籍的人們舉著酒杯,觥籌交錯,言笑晏晏。華燈初上時分的蘭桂坊,仿佛獨立于疫情之下的香港,仍是浪漫的歡場。 農歷新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發,人們減少外出和消費,主營酒吧、俱樂部及餐廳的蘭桂坊,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響。記者近日走訪蘭桂坊時發現,確有個別餐廳推遲營業,人流亦明顯不如從前,不少酒吧都推出“歡樂時光”任飲的優惠吸客。 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也表示,疫情造成恐慌,中環的一些辦公室仍未開門,很多員工沒有恢復日常工作,這削弱了臨近中環的蘭桂坊的人流。而蘭桂坊的部分餐廳是內地人開的,一些人在春節期間回到內地后,現在無法返回香港,疫情的確為蘭桂坊的生意帶來不小的影響。 “在一些主要經營外國客戶的俱樂部,他們的生意可能只是以前的70%,這并不是最糟糕的。若是主要面向本地或是內地客戶的酒吧,生意則更是大不如前,客人們即使來了,也會戴著口罩。”盛智文說,作為業主,他已向租戶減免租金,為他們提供幫助,協助他們共度時艱。 情況似乎從情人節的夜晚開始悄悄發生改變。盛智文說,在2月14日的晚上,蘭桂坊一些餐廳的定位幾乎達到了100%,客人們坐滿了餐廳,暢飲,歡笑,慶祝,那一幕簡直讓他驚訝,“那時我才意識到,愛可能比健康更加重要。” “情人節我在蘭桂坊與我先生一起度過的,那是我們結婚三周年的紀念日!我們在蘭桂坊相識,他在那里向我求婚,今年我們在蘭桂坊戴著口罩慶祝,以后想起來也會很好笑吧!”在中環一間拍賣行工作的May,笑著對記者說,蘭桂坊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慌亂中,浪漫才是它的底色。 對比2003年SARS(非典)襲港與新冠肺炎對蘭桂坊帶來的沖擊,盛智文認為,二者之間存在很大不同。彼時SARS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暴發,靠近香港,香港亦受其影響甚深。但此次新冠肺炎在湖北省暴發,特區政府及時收緊了通關措施,目前來看香港做得不錯,和750萬人口相比,確診數字仍占較小比重。 然而盛智文同時指出,蘭桂坊或是餐飲、零售、旅游等行業,現時面臨的問題在于,香港內部存在較多、較復雜的問題,比疫情更令人擔憂。自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示威活動令一些人失去工作,經濟上面臨困境。 據悉,蘭桂坊自2019年下半年來,生意已有所下跌,萬圣節、跨年夜人流都受到游行示威影響,部分酒吧及餐廳的營業額減少兩至四成。 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盛智文表示,游客是最重要的。SARS過后的2003年7月,中國內地居民被允許以個人方式前往港澳地區旅游,在香港特區政府收緊通關政策前,49座中國內地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身份到香港旅游。 展望未來,盛智文對這座十里洋場依然有信心,情人節的火爆場景被他視為一個好的信號。“蘭桂坊提供食物、飲料和歡樂,當疫情被控制,香港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游客回到這里,就會慢慢恢復,因為中國內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優勢。”他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