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積極評價2019施政報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16日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聚焦房屋、土地供應等重點議題,提出多項切實措施。連日來,香港多家媒體以重點版面報道相關內容,并發表社評贊揚報告聚焦痛點,呼吁全社會早日止暴制亂,團結一致,共同將藍圖落到實處。香港各界人士紛紛對報告作出積極評價,直言特區政府有魄力、敢擔當。 直面深層次問題 香港《文匯報》10月17日發表社評表示,在香港特區面對前所未有困難的時候,這份施政報告在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扶助中小企業、支援幫助弱勢社群等方面重點著墨,尤其是以較大力度解決居住這個困擾市民的深層次問題,推出切實可行的經濟民生發展措施,顯示特區政府有決心帶領香港前進。 “我們看到施政報告中就房屋和土地供應這兩項嚴峻的民生課題進行深入討論,并提出多項政策措施。房屋方面,行政長官列舉了10項措施;而土地供應方面,她亦展現了排除萬難的決心,大刀闊斧地提出不同方法,以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贊揚道。 “特區政府在一個不尋常的環境下制定施政報告,在艱難的情況下能就土地、房屋等方面提出多項政策建議,難能可貴。”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她對特區政府盡量增加土地供應表示歡迎,認為報告中的不少政策對市民有一定吸引力。 香港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周文港也認為,施政報告集中于土地及房屋問題值得肯定。例如將工廈重建為公營房屋、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類私人土地、發展公營房屋及“首置上車盤”(類似內地有優惠政策的首套住房)等,這些措施力度很大,可見特首下了很大的決心“尋地建屋”,以回應市民在住房方面的需要。 以市民福祉為重 改善民生同樣是這份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一系列扶貧、教育、醫療服務和改善生活環境的新措施在報告中陸續推出。對此,香港輿論給予高度評價。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就2019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舉行記者會時講,今年的施政報告將從鼓勵就業、愛護兒童、支援家庭三大方向改善民生,這些措施有望將香港整體貧窮率降低0.4%。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郭一鳴分析說,整體而言這份施政報告的措施對大部分市民特別是基層家庭,可以帶來正面的支援和紓困作用。更重要的是報告傳遞了一個信息,即特區政府重視和關注基層問題,并愿意利用資金為市民紓困。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年向所有學生發放學習津貼,并優化課余托管服務,教聯會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有助于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認為,各項改善民生的新措施,例如減輕出行負擔和優化課余托管服務等,將有助鼓勵就業。“政府一直與商界密切溝通,并按經濟和業界的最新情況和建議,盡快推出支援措施。期望政府繼續以‘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方法,‘撐企業、保就業’。” 團結一致向前看 在點贊施政報告的同時,香港輿論也呼吁全社會應團結一心,止暴制亂,為施政報告的落實提供安定的環境。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強調,施政報告能否盡快落實,不光取決于政府本身的決心與魄力,也取決于整個社會是否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向前看。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不僅是香港的當務之急,更是讓社會重新聚焦經濟與民生議題的前提。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指出,要確保各項政策到位,落實執行有力,政府固須迎難而上,提升施政的效率和能力,社會各界亦應以香港利益為重,以市民福祉為重,支持政府依法施政。“穩定是發展之基,當前全港市民必須齊心協力止暴制亂,只有法治得到維護,秩序得到恢復,香港才能真正擁有安定環境維持經濟發展,將施政報告帶來的新希望變成現實。”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陳勇表示,在香港當前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施政報告回應市民民生的迫切訴求,涉及不同階層、群體,提出了較可行的措施,相信會有不少人從中受惠。“若想要相關政策可以順利推行,止暴制亂、保障市民安全是重要前提,希望社會紛爭可以盡快平息,讓全社會集中精力改善經濟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