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8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 實習生 戴鈺誠 文/圖)近年來持續高發的假冒優質地標產品違法行為,嚴重擾亂產品市場秩序,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為創新監管模式,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地理標志商標的監管和服務,8月28日,漳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市“智慧地標”互聯網監管服務平臺。 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地理標志是知識產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漳州市大力實施商標興業富農戰略,發揮地標帶動效應,地標注冊總量居全國設區市第三位,逐步形成 “一縣一優質地標產業”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平和琯溪蜜柚、漳州水仙花、南靖蘭花、云霄枇杷、華安鐵觀音、白芽奇蘭、詔安紅星青梅、竹塔泥蚶等八件地標獲得馳名商標保護。平和琯溪蜜柚、南靖蘭花、平和白芽奇蘭、云霄枇杷、華安鐵觀音等5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被公示為省級優秀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推廣示范單位。截止到2019年6月末,全市有效地理標志商標達135件,居全國設區市第三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地理標志商標產品產值達580億元,約80%農村人口受益。 ![]() 平臺運行示意圖 雖然漳州市地標產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仍然在著注冊規劃弱,管理水平低,品牌影響小,保護效應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平臺建設按照“對內規范提升,對外維權保護”的基本原則,強化地理標志商標的培育注冊、使用管理及品牌保護。主要設置“地標展示、動態監管、快速處置”功能。運用信息化技術監測效率高、信息傳送快、處置定位準等優勢手段,進一步規范地理標志商標的培育注冊、使用管理及品牌保護。重點以淘寶、天貓、京東等以互聯網線上銷售渠道為依托,結合區域地標注冊及授權情況,掌握地理標志商標產品的使用及銷售方式,進而規范地標授權使用行為,打擊侵犯地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 “智慧地標互聯網監管平臺架構為兩個通道,消費者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查詢到某地理標志的授權情況,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對沒有授權的電商產品進行侵權排查。”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平臺測試過程中,有針對性的發起“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標志專項行動,通過以平臺地標信息為基礎,對電商平臺發布的商品信息進行比對,共發現涉嫌侵犯地標專用權電商銷售鏈接500余條,漳州市市場監管局立即指導平和縣市場監管部門和地標協會聯合開展維權工作。平臺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驗證。 “地標智慧監管是一項創新性的舉措,目的就是為進一步發揮地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通過線上帶動線下的方式,實現地標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地理標志商標服務“三農”和區域經濟發展。”漳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陳木海表示。 ![]() 智慧地標監管平臺網站截圖 目前,該平臺已匯總漳州全市近160件地標(含已注冊地標、已申請地標、擬申請地標)相關商標的基本信息,內容包括商標注冊證上的基本信息、地標注冊人基本信息、地標基本介紹、地標授權信息。我局以地理標志區域品牌的運用和保護為抓手,努力營造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 “漳州智慧地標監管平臺的上線運行,代表著我市地標監管邁入了集約化、精細化監管的新領域。期望通過平臺逐步實現對地標使用—地標產品展示—地標品質保證—地標產品銷售的全程監管。”漳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林麗卿說,下階段將努力拓展和豐富平臺數據庫,為地標的注冊申報、使用管理、保護及推廣提供數據支持,推進“智慧地標”線上保護工作,指導開展地標專用權保護工作,切實保障地標產品的品質和內涵。 活動現場還同步啟動“漳州地標產品 品質生活優選”地標專欄上線。通過扶持并指導地標龍頭企業持續推廣地標專欄,大力推行“公司+地理標志+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努力實現地標產業從一產向二產、三產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