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沿街單位廁所將對外開放 移交環衛管理和自行管理兩種方式,規定了相應開放年限和獎勵辦法 ![]() 東南網7月18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如廁難”今后不再是出行難題,沿街機關、企事業單位、酒店、賓館等,將逐步對社會開放內部廁所。 這項福利來自泉州近日印發的《沿街廁所對外開放服務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各縣市區在加快推進獨立公廁建設的同時,盤活公共廁所社會存量資源。方案提出了兩種開放方式,規定了相應的開放年限,還制定了相應的獎懲辦法,例如,對外開放服務、做好自行管理或接受部門管理并按履行約定開放年限的單位,將給予一定的獎勵等。 ●開放方式 1.將內部廁所管理權和使用權移交給轄區環衛主管部門,按照環衛公廁標準進行管理,包括改造提升、設置公廁標志牌、導廁牌。 2.將內部廁所對外開放,但不移交管理權的,由產權單位按照市政府確定的公廁管理標準進行管理,并接受政府的監督。 ●移交管理 1.應有獨立通道,確保內部廁所開放使用不受主體建筑門禁、營業時間影響等。單座廁所總廁位數不少于3個,設置有洗手盆,水電有保障,廁內凈空不低于3.5米,建筑通風采光面積與地面面積比不應小于1:8,或有可靠、有效的機械通風。 2.產權單位與環衛主管部門簽訂公廁管理權移交協議時,應承諾年限不少于5年。廁所設施條件差,需環衛管理部門實施改造提升后才能開放使用的,產權單位須承諾同意開放服務不少于8年。 ●自行管理 內部公廁必須屬水沖廁所,單座廁所總廁位數不少于3個,在廁所附近道路顯見處設置注明“某單位某位置設有對外服務公廁”及開放時間的導引牌和標志牌,并承諾廁所對外開放服務年限不少于3年等。 ●獎勵辦法 積極將符合條件的內部廁所對外開放或移交對外,按要求或積極配合部門做好公廁管理,并按約定履行開放年限的: 1.屬機關事業單位的,在市級文明單位評比中給予加分,縣級文明單位由各縣(市、區)參照市級執行; 2.屬企業單位、新村樓院和大廈廣場的,當地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安排榮譽獎勵。 ●懲罰辦法 移交管理:不積極配合部門對公廁管理的,不予獎勵。違約終止的,按協議追究其責任,同時登報公告。 自行管理:未按標準落實公廁管理的,不予獎補。對政府檢查中發現及社會投訴的問題拒不整改,同類型問題一年內投訴超過三次的,將予摘牌處理,同時登報公告。 ? |